哮喘辨
孙仲子泰来曰:哮之与喘,
极须分别。疑似之间,
虚实攸系,非细务也。夫哮以声响名,喉中痰盛,胶塞肺窍,
气道蹇滞,呼吸不畅,喉中如
水鸡之声,故
气高而喘,
心热而烦,抬其肩,撷其项,不能屈体而拾物,贴席而伏枕也。原其痰火
内郁,外被
风寒,束其
皮腠,
肺气为之不利,皆上壅胸喉。斯乃有余之疾,虽多日
不食,亦不死。治惟
调气、豁痰、解表。盖痰出而声自寝也。顾喘以气息言,喉中无痰,
气促不相接续,有虚有实。仲景云:
汗出如油,喘而不休者死。故前人治法,有补有泻,是故不可与哮同日而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