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黄鳅痈门主论


申斗垣曰∶黄鳅痈,生于大腿外侧连臀处,有一条如形,深陷窄长,或不见红肿,坚硬如石,约长七八寸,大者为头,小者为尾。头向上者防毒内攻小腹,难治;头向下,毒虽凶不伤命,名为顺证

凡医必寻其头,用三棱针先针住肚,次针尾,再用小针针住头两边,当用灸三十壮,左右转针,先起尾针,视形不动,是已死。如动再根据前法灸之。内服内托流气饮,或真人活命饮,外以姜汁猪胆汁好同调,铁箍散敷之。(《启玄》)

《心法》曰∶黄鳅痈生小腿肚里侧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红,由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如期溃出稠脓者吉,如溃流污水败浆者凶,治同痈疽。(《金鉴》)

王肯堂曰∶腔阴,又名黄鳅痈。生足小肚内侧,微红微肿,坚硬如石,三四寸许,痛楚难禁,足太阴足厥阴二经湿热,又积愤所致。若过时溃出清水虚火上升,呕吐不食者,不治。(《准绳》)


上一篇:上水鱼门主论 下一篇:大腿痈门主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