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银屑病患者出汗是头面部和前胸最多,胳膊上少些,小腿最少。

  于是很多人便误认为这样的出汗便是正常的出汗。

  这样的出汗,我们称之为“旱涝灾害”——头面部和前胸是“涝灾”,而四肢特别是小腿是“旱灾”。

  大约二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告诉我们,正常的出汗应该“手足俱周”,就是说,连最远端的手背和脚背都应该出汗。同时指出一种病态的汗出,叫做“但头汗出”,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头部、特别是额头是很容易出汗多的地方,如果仅仅这些容易出汗的地方出汗是有问题的。

  如何解决“但某汗出”的问题呢?需要近水远调、南水北调等系统工程。这些系统工程整体上需要患者的脾胃做“总工程师”,这也就是笔者强调的“时时顾护脾胃”和“治病最终就是治脾胃”的意义所在。

  除了系统的改变之外,有什么窍门可以让“旱涝灾害”减轻得快一些呢?这就涉及到穿衣指数和冬天对于银屑病治疗的问题。

  夏天里,是很难通过穿衣服的多少来调整局部出汗的,你穿的再少也出汗,根本无法控制。

  而在冬天里,出汗较少,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容地这儿加点衣服、那儿减点衣服,帮助出汗尽量向着均匀转变。这就是冬天治疗银屑病的优势所在。

  要纠正人体体表的“旱涝灾害”,有一个“穿衣指数”可以参考,即穿衣的厚度“胸背上部:前臂外侧:小腿前面=1:2:4甚至8”。这样的穿衣方法的确为很多患者均匀出汗提供了帮助。但同时有些人提出了问题,如四川的王某讲,小腿穿太厚了行动很困难,不利于适当运动。这种情形下,笔者将穿衣的厚度指数调整为保暖指数,如胸背穿棉的,胳膊穿羽绒的,小腿穿真皮再加羽绒。谈到保暖指数,实际上需要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来指导研究,这就涉及到最终银屑病的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互相协作,需要提供患者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的问题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穿衣无论选择怎样的材料,有一个原则必须牢记,那就是必须透气。很多患者会问为什么?用上塑料布包上不是既保暖又容易出汗吗?这时候笔者会回答:我们的目的是长久的通,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出汗……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