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红蒿枝
出处:
《红河中草药》
实际拼音:
Hónɡ Hāo Zhī
来源:
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具香气。茎紫红色,上部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呈互生状分离,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深裂,并具重锯齿,两面被毛。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总苞半球形,苞片2~3列;花紫红色,熟后黄色,缘花雌性,丝状,2齿裂;盘花两性,5裂。瘦果细小,长椭圆形,平滑。种子无冠毛。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沟边潮湿处。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4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中华本草》:红蒿枝
出处:
出自《红河中草药》。
实际拼音:
Hónɡ Hāo Zhī
英文名:
all-grass of Purple Cyathocline
别名:
小红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ex D. Don) O.Kuntze [ Tancetum purpurem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杯菊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有香气。茎直立,带紫红色,自基部分枝,全株被粘质长柔毛,枝端或花序下有较密的长柔毛。单叶互生;无叶柄;叶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2.5-12cm,二回羽状分裂,羽裂片稀疏或密集,羽轴上常有大小不等的栉齿,基部一对裂片扩大,耳状,抱茎,两面均被毛。头状花序小,多数或少数在分枝顶端排列成短圆锥状伞房状;总苞半球形,直径径约2mm;苞片2层,边缘膜质;花托杯状,裸露;外围有多层结实雌花,花冠线形,红紫色,先端2齿裂;盘花两性,通常不结实,花冠无冠毛。花、果期近全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及沟边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桉叶内酯(eudesmanolide),异狭叶依瓦菊素(isoivangustin),6α-羟基-(14),10(15)-愈创木二烯-8α,12-mw sgxj[6α-hydroxy-4(14),10(15)-α-hydroxy-4(14),10(15)-gua-ianolide][2]。
药理作用:
红蒿枝挥发油有驱绦虫、钩虫的作用[1]。
性味:
味苦;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