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痢
《百一选方》云:噤口痢是毒上冲心肺所致,用石莲子以通心气,便觉思食。
《玉机微义》云:痢而能食,知胃未病也。若脾胃湿热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闭塞而成噤口之症,理宜除胃口之邪热,而此云毒气上冲心肺,其毒不知指何者之邪,然亦有脾胃虚而得者,有误服利剂、毒药犯胃者,又有服涩热之剂太早,而邪气闭遏于胃口者,必当求责。
丹溪曰:噤口痢,胃中热甚,大虚大热故也。用人参二钱,黄连,姜汁炒,一钱,浓煎汁,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再服,但得一呷下咽便开,又宜引热下行,用田螺肉捣碎,罨脐中,入麝香少许。
《统旨》云:毒气上冲心肺,用人参、茯苓、石莲肉,入些小菖蒲,以通心气,胸次一开,自然思食,有脾胃虚弱,不能纳谷,用参、术以健脾胃,或参苓白术散之类,加石菖蒲、陈仓米。
《济世方》云:治痢疾不纳饮食者,谓之噤口痢,以脉症辨之。如脾胃不弱而知其头疼,心烦,手足温热,未尝多服凉药者,此乃毒气上冲心肺,所以呕而不食,宜用败毒散。每服四钱,陈仓米百粒,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又方,加石莲子、白蔻仁,尤妙。)
若其脉微弱,或心腹膨胀,手足厥冷,初病则不呕,因服罂粟、乌梅,苦涩凉药太过,以致闻食先呕者,此乃脾胃虚弱,用山药一味,一半生,一半炒,为末,米饮调下。虚寒甚,脉微弱者,理中汤。
治噤口痢
为末,蜜调,抹口中,咽下。
石莲肉(日干)为末,每服二钱,陈仓米饮调下,便觉思食。或以受日陈壁土炒橘红为末,姜、枣略煎,佐之。
又方
黄连(半斤)
生姜四两,切片,与黄连同炒,待姜焦黄色,去姜,只取黄连,为末,以陈米饭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赤者,陈米饮下,白者,陈皮汤下,赤白相杂者,陈皮米饮下。
又方
独核肥皂一枚,去核,用盐填实其内,火烧存性,为末,先煮白米粥,用少许入在粥内,食之立效。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