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类似中医的“发际疮”、“须疮”之类。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型脓疱,继而干燥、结痂。此症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
中医认为,毛囊炎多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湿热之毒郁于肌肤所致。苦参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是皮肤病的常用药物,能治瘙痒、脓疱疮、疥癣、阴道炎等;藤黄性味酸涩,有毒,主要功效有消肿、化毒、止血、杀虫,善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等。药理研究证明,苦参、藤黄成分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极佳。酒精有助溶解药物,也有较强杀菌作用。苦参酒外用,具有较强解毒、止痒、祛脓、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疗毛囊炎。
注:毛囊炎脓栓已成未脱时,可先逐个挑破,将脓栓轻轻挤出后,再搽此药。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