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患有轻度肝硬化,大夫开了一剂药,其中黄连需要炙炒。徐夫人取回药后,便用蜂蜜少许来炒黄连。谁知,第二次看病时,大夫告诉老徐,黄连是要用来炒的,这样才有活血软肝的作用。原来如此。老徐夫妻照办,服药5天后,肝区疼痛症状明显好转。 所谓炙,就是将净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根据辅料不同,一般分为:

1.炙:方法有两种。①先将净药材与炼加开水适量,拌匀,略润后,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呈老黄色,不粘手为宜;②方法是将炼置锅内,加适量开水加热至沸,再倒入净药材,用文火炒至表面呈老黄色,不粘手为宜,取出,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炼25~30千克。炙可增强药材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如:炙黄芪甘草

2.炙 (又称炒):将净药材与(黄或启)拌匀,放置闷润,待被药材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或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10- 15千克。炙能增强药材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白芍;亦可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

3.炙(又称炒):方法有两种。①将净药材与拌匀,润至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或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②先将净药材置锅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动物粪便类)时,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起锅后继续翻动,摊开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10~ 15千克。炙能引药入肝,增强药材散瘀止痛的作用,如:延胡索:矫味作用,如:五灵脂

4.盐炙(又称盐水炒):方法有两种。①将食盐加适量水溶化,与净药材拌匀,润至盐水被药材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取出,晾干。②先将净药材置锅内,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此法宜于含粘液质较多的药材。一般每t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食盐2 千克。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药材补肝肾的作用,如:盐炙补骨脂小茴香等。

5.油炙:方法有两种。①将油倒入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沸,然后倒入净药材,炸至呈黄色、焦黄色、疏松时捞出,这种方法称油炸;②将药材与油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油炒)或放在火上烤(称油)至药材表面呈黄色、焦黄色、疏松为度。油炙可使药材质地脆,易于粉碎,如:油炸虎骨豹骨;减低毒性,如:油炸马钱子;增强疗效,如:羊脂油炙淫羊藿

6.姜炙:将净药材与姜汁拌匀,润至姜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晾干。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生姜10千克或干姜3千克。姜炙能抑制药材苦寒性,增强其温中散寒,止呕化痰的作用,如:姜炙黄连厚朴竹茹等。 (林维加)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