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黄某某,女,41岁,已婚,农民。5月6目初诊。述素有头痛失眠及脘胀纳差之症近5年,近10天来,头之双侧皆痛,时轻时剧,头部发胀并且沉重,痛剧时则牵引头顶作痛。5月4日发生干呕吐涎沫。昨日下午又感脘腹部冷,其胀也增,口干不欲饮水,苔白腻有津,舌质淡,脉沉迟。此乃厥阴肝寒犯胄致痰湿内动之证。宜暖肝和胃化痰燥湿。药用吴萸生姜各9克,党参15克,陈皮半夏茯苓大枣各12克,炙甘草3克,2剂而诸证大减,4剂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伤寒论》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仲景未言头痛之具体部位,后世医家根据足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颠顶之理论,认为此条头痛之部位应在头顶。从此案观之,其厥阴头痛之部位还应包括头之两侧在内。这是由于足少阳胆经之脉行于头之两侧,且与足厥阴肝经表里的缘故。此案系厥阴肝寒兼痰湿中阻之候。前者之诊断依据是干呕吐涎沫,上腹冷感,头痛,脉沉而迟;后者之诊断依据是素有脘胀,胸闷及口干不欲饮水,苔白腻有津。头重者,内湿所致也,故用吴茱萸暖肝和胃,用二陈汤化痰燥湿,加藁本以增强止头痛之力而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