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十字苔草
实际拼音:
Shí Zì Tái Cǎo
原形态:
十字苔草,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壮,木质。秆粗壮,高40-90cm,有三钝棱,基部具暗褐色的叶鞘。叶长于秆,宽4-13mm。圆锥花序复出,长20-40cm,具多数侧生枝花序;序轴疏被短粗毛;苞片叶状,长于花序,苞鞘长;小穗多数,全部从囊内无花的囊状枝先出叶中生出,雄雌顺序,椭圆形,长5-6mm,几成直角开展;雌花鳞片宽卵形,长约2mm,膜质,密生锈点线,有3条脉,先端具短芒尖。果囊长圆卵形,肿胀,长3-4mm,淡黄褐色,带锈色点线,具多数脉,上部边缘具短粗毛,先端急尖成喙,喙顶端有2齿。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有三棱,柱头3。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
味辛;甘;性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