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油草
出处:
《湖南药物志》
实际拼音:
Yóu Cǎo
别名:
油麻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节明显,节间长,着地之节处,易再生根。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线形,长7~25厘米,宽0.3~0.6厘米,先端渐尖,全缘,稍粗糙,叶鞘无毛,叶舌长0.1~0.2厘米,膜质,多细裂成纤毛状。枝梢生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分枝及主轴均微粗糙,分枝长达6厘米;小穗绿白色至带紫色,长0.2~0.4厘米,具花3~7朵;颖膜质,不等长,具1脉,背脊粗糙;外稃具3脉,先端锐尖,无毛或下部具短毛;花药长约0.5毫米。颖果,椭圆形,长约0.1厘米。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野生于路旁、田边、溪边潮湿处。分布华东、华中、华南和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
淡,平,无毒。
《中华本草》:油草
出处:
出自《湖南药物志》
实际拼音:
Yóu Cǎo
英文名:
Herb of Chinese Sprangletop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油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
千金子,一年生草本,根须状,秆丛生,直立,基部膝曲或稍倾斜,着土易生根,高30-90cm,平滑无毛,具3-6节。叶鞘无毛,大都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mm,多撕裂,具小纤毛;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先端渐尖,微粗糙或下面平滑,长5-25cm,宽2-6mm。圆锥花序长10-30cm,分枝及主轴均微粗糙,前者长达9cm;小穗多带紫色,长2-4mm,含3-7小花;颖具1脉,脊上业糙,第1颖较短而狭窄,长1-1.5mm,第2颖长1.2-1.8mm;外稃先端钝,具3脉,无毛或下部被微毛,第1外稃长约1.5mm;花药长0.5mm;颖果长圆形,长约1mm。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土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
淡;平;辛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服,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