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实际拼音:
Jiàn Jiān Máo Jué
别名:
小叶凤凰尾巴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根茎长而横走,顶部密生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60厘米,褐色,鳞片稀少,被毛或无毛;1回羽状复叶,叶片倒披针形,长60~100厘米,宽15~30厘米,先端有急细的顶片,下部羽片稍缩短,亚革质,羽片13~20对,线形,长8~15厘米,宽10~18毫米,先端长渐尖。羽状浅裂至中裂,裂片宽2~3毫米,具尖,全缘或有微锯齿,基部上向的裂片常稍长,顶羽片长8~15厘米,宽1.2~1.5厘米;叶脉羽状分离,中肋及叶下各脉偶或被毛,仅基部一对侧脉联结并延伸至膜质的弯缺处。孢子囊群大,圆形,着生于叶下侧脉上而近于边缘,囊群盖圆肾形。孢子期6~12月。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湿地、溪边或林中。分布长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北至陕西南部。
功能主治:
治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两。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
出处: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实际拼音:
Jiàn Jiān Máo Jué
英文名:
Rhizome of Acuminate Trivein Fern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Nakai[polypodium acuminatum Hou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80-15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棕色、全缘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20-60cm,深禾秆色,向上略被柔毛或近无毛;叶片厚纸质,两面近无毛,披针形,长60-100cm,宽15-30cm,二回羽裂;羽片15-20对,互生,无柄,线状披针形,长8-15cm,宽1-1.8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羽状浅裂至半裂,下部的羽片反折而不缩短或稍缩短;裂片斜向上,18-24对,长圆形,宽2-3mm,先端锐尖,全缘或有微齿,基部上侧1片裂片常较长,叶轴、羽轴和中脉下面被刚毛;叶脉羽状,下面隆起,侧脉每裂片7-8对,基部1对交接,第2对伸达缺刻底部的透明膜,第3对以上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侧脉中部稍上处;囊群盖大,圆肾形,棕色,膜质,最后卷缩,密生柔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田边、路旁或林下溪谷边。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北至山西,西达秦岭南部。
性味:
苦;平
归经:
心;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150-1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