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癞皮根
实际拼音:
Lài Pí Gēn
别名:
地道杜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geasia obovata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m。小枝有粗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7cm;托叶条状披针形,长约1cm,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5cm,宽2-9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宽楔形,边缘在中、下部以上有牙齿或粗牙齿,上面疏生伏毛,脱落后毛枕呈乳状突起,极粗糙,有时有泡状隆起,下面被一层薄的灰白色毡毛;基出脉3条,侧脉2-4对。花序生于上年生枝和老枝的叶腋,长0.8-1.5cm,二至三回二歧分枝,或二叉状分枝。雄花被片与雄蕊3,稀2,退化雌蕊棍棒状,被绵毛;雌花长约1mm。核果小,卵形,稍扁,长约1mm,基部有一盘状的肉质环。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山谷、溪旁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
辛;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