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野芋实

出处: 《岭南采药录》
实际拼音: Yě Yù Shí
别名: 痕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海芋果实。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海芋"条。
性味: 《生草药手册》:"有小毒。"
功能主治: 《岭南采药录》:"治小肠气证,每服六、七粒。"
复方: 小肠疝气:痕芋头花仁五钱,焦猪小肚,饮汤,食猪小肚,其药不用食。(《生草药手册》)

《中华本草》:野芋实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二、三月,野芋有花,花后结实如米,取其实晒干。
实际拼音: Yě Yù Shí
英文名: fruit of Common Alocasia
别名: 痕芋头花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海芋,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m。茎粗壮,粗达30cm。叶互生;叶柄粗壮,长60-90cm,下部粗大,抱茎;叶片阔卵形,长30-90cm,宽20-60cm,先端短尖,基部广心状箭头形,侧脉9-12对,粗而明显,绿色。花雌雄同株;花序柄粗状,长15-20cm;佛焰的管长3-4cm,粉绿色,片舟状,长10-14cm,宽4-5cm,绿黄色,先端锐尖;肉穗花序短于佛焰;雌花序长2-2.5cm,位于下部;中性花序长2.5-3.5cm,位于雌花序之早;雄花序长3cm,位于中性花序之上;附属器长约3cm,有网状槽纹;子房3-4室。浆果红色。种子1-2颗。花期春季至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野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性味: 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主小肠疝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岭南采药录》:治小肠气证,每服六、七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