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215节 头颈部癌


头颈部癌包括鼻、咽、喉、颅内、眼眶、脊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59岁。涎腺、甲状腺、鼻窦癌患者年龄常在59岁以下,口咽癌、喉咽癌常在59岁以上。

头颈癌常首先扩散至邻近的淋巴结。这些癌肿在6个月至3年内通常不会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较大的肿瘤或持续存在的肿瘤,以及免疫系统抑制的患者易发生转移。

【病因】

85%头颈癌患者有烟酒史;口腔癌常与口腔不卫生、假牙不适当以及与吸食鼻烟烟叶有关系。在印度,咀嚼槟榔子是其主要原因。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20多年前常用小剂量放射线治疗痤疮、面部毛发过多、胸腺肿大以及扁桃体和增殖腺增生等,这些患者有发展为甲状腺癌、涎腺癌的高度危险。这些疾病目前已不采用放射治疗。

分期和预后

分期是一种确定肿瘤侵犯范围和评估预后的方法。头颈癌是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和大小、颈淋巴结的数目和大小,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有无转移等指标来分期。Ⅰ期是最早期的肿瘤,Ⅳ期是最晚期肿瘤。

向外生长的肿瘤较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肿瘤预后好。当肿瘤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时,治疗更困难。有转移的患者,存活2年以上的机会较少,沿神经扩散的肿瘤,可产生严重的痛疼、麻木麻痹,更具有侵袭性,治疗更困难。

65%的无转移的头颈癌患者可存活5年以上。若有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只有30%患者可存活5年以上。70岁以上患者癌症缓解期较长,较年轻人预后好。

【治疗】

治疗主要取决于癌肿的临床分期。Ⅰ期癌症无论其生长于头颈部什么部位,手术和放疗效果一样。放疗不仅可治疗癌肿的原发灶,同时还可治疗同侧的淋巴结,因为头颈癌患者有20%发生淋巴结转移。

某些肿瘤,包括直径在19mm的肿瘤,以及侵犯骨质或软骨的肿瘤,可采用手术切除。若有或怀疑有淋巴结受累者,术后应辅以放疗。此外,还可辅以化疗。若肿瘤复发,通常可再次手术。对晚期癌症,手术和放疗联合治疗较单独应用效果更好。

化疗可杀灭原发部位、淋巴结及全身转移的癌细胞。手术、放疗联合化疗是否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尚不清楚。较晚期的癌症患者不能手术或放疗时,化疗可缓解疼痛、缩小肿瘤体积。上述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副作用。手术常影响吞咽和说话,对其进行重建修复是必要的;放疗可损伤皮肤(感染、瘙痒、脱发)、痕形成、味觉丧失、口腔干燥;化疗可引起恶心呕吐、暂时性脱发、胃肠粘膜发炎(胃肠炎),同时亦可使红细胞、白细胞减少,暂时性损伤免疫系统功能。

  颈部转移癌


医生可发现无任何症状的颈部异常包块。颈部包块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也可能是因感染或癌症所致的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是体内最常见的癌转移部位,原发灶可能位于咽、喉、扁桃体、舌根或其他部位,如肺、前列腺、乳腺、胃、结肠或肾脏等。

【诊断和治疗】

颈部单个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时很容易发现,有时较困难。医生应检查耳、鼻、咽、喉、扁桃体、舌根、甲状腺及涎腺,应进行上消化道X线检查,头颈胸部CT扫描,喉镜、气管镜、食道镜检查。当发现可疑癌症部位时,应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若癌症原发部位不能确定,可取鼻、咽、扁桃体及舌根部组织检查。医生亦可用细针穿刺包块取细胞进行分析;亦可切除整块淋巴结作诊断。

当肿大的颈淋巴结内发现有癌细胞而原发灶不明时,可在咽部、扁桃体、舌根及颈部行放射治疗。此外,癌性淋巴结及其受累组织应手术切除。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