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一节 外用药能否减肥


这是人们应用外用药前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一种人持怀疑的态度,把外用药减肥视为江湖郎中玩的一种把戏;另一种人则用神秘的眼光看待外用减肥药,滋生盲目信赖感。其实这两种看法都过于偏颇,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肥胖的病因谈起。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肥胖系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脂肪组织是人体组成成分之一,是体内贮存脂肪的部位,其含量直接决定了人的胖瘦,通常约占体重的10%~15%,成人体内脂肪总量可达10千克左右。有人计算出正常人体内含有(2.5~4.0)×10[SB]8[/SB]个左右的脂肪细胞,每个细胞中含有0.3~0.7微克的脂肪。脂肪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种叫甘油三酯的物质。这些脂肪贮存于各组织中及皮下,尤其以大网膜、腹壁、臀及大腿皮下积存最多,使个体呈现肥胖表现。由此可见,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摄入的热量长期大于消耗的热量,脂肪逐渐积聚所致。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肥胖症的经验,遗留下大量行之有效的验方、偏方,现代医学工作者在总结祖国医学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的制药方法,从多种中草药中抽提有效的活性成分,经实验证明,这种有效活性成分能直接促进人体脂肪细胞的缩小或消失。那么是不是有可能将这种活性成分直接应用于积存脂肪过盛的皮下组织,而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呢?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这是完全可能的。皮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揭示,人体的皮肤不是绝对严密而无通透性的组织,正常皮肤可以吸收某些物质。人体皮肤的吸收有两种途径;一是表皮途径,此途径主要通过细胞本身的渗透,部分亦通过细胞表皮的间隙而进入真皮。第二种是经皮肤附属器途径,皮肤附属器有皮脂腺和毛囊之分,现已证实,重金属、磺胺、色素、维生素A、皮脂类固醇激素等可经此途径吸收,在接触物质的早期和稳态扩散建立以前以及透过性不良的物质吸收时,此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分子量不超过3000道尔顿的物质一般均能被人体皮肤吸收,而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活性有效成分,一般是能被皮肤吸收的。那么这些有效活性成分被吸收后又是如何发生效用的呢?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贮存的脂肪再分解转化为能量,这一过程称之为脂肪动员。脂肪动员就是把占脂肪细胞中脂肪绝大部分的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使之离开脂肪细胞,再通过一系列的特殊分解途径,最后转化为能量、二氧化碳和水并被消耗。当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不断减少时,其体积就越来越小,数量也会相应减少,从而使得人体皮下的脂肪层变薄。外用减肥药正是利用了人体自身消耗脂肪的这一正常途径,主要通过促进和加速脂肪动员而达到减肥目的。人体将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其中有两种关键的酶(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加速催化或起限速作用的一种蛋白质)控制着这一反应过程速度的快慢,一种是甘油三酯脂肪酶,还有一种是甘油一酯脂肪酶。这两种酶是否具有活性及其活性的大小,决定了脂肪细胞中脂肪被分解利用的快慢和多少。初步的研究表明,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能明显提高脂肪组织中甘油脂肪酶及甘油酸氧化酶的活性。换句话说,这些有效活性成分经皮吸收后,进入到皮下脂肪组织细胞内,从而活化了其脂肪分解过程,使脂肪细胞内脂肪的消耗大于脂肪的贮存,脂肪细胞的体积逐渐缩小,有形的脂肪组织被转化为无形的能量逐渐“消耗”,而达到减肥消胖的目的。由此可见外用药减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经研究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减肥方法,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吸收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种医疗手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