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痫病脉证第五十九


痫病宜虚,实急者恶。浮阳沉阴,滑痰数热。

痫之始发,卒然跌仆,手足牵口噤作声,或吐沃沫痰涎。一饭顷,气平苏醒。与癫、二证,似是而非。癫证则如上文所云,证则多身强直,如弓反张,亦无痫证之作声也。然有阴阳二种,正如小儿之急惊、慢惊。阳痫身热,螈惊啼而后发。其脉浮洪,病属六腑,外在肌肤,轻浅易治。(宜集验龙脑安神丸、河间犀角丸之类。)阴痫身冷,不惊,不啼叫,卒然而发,略无先兆。其脉沉搏,病属五脏,内在骨髓,深重难治。(宜清心牛黄丸、神应丹之类。)昔贤皆谓有痰有热,客于心胃之间,因闻大惊而作。若热盛,虽不闻惊亦作。是谓先有痰热而后发痫也,恐未必然,总不如三因之论为的。其论以惊动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母腹受惊,或感六气,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而成。盖忤气得之外,惊恐得之内,饮食得之属不内外。所因不同,治法亦异。如惊者,安神丸以平之。挟痰者,三圣散以吐之。

挟火者,清神汤以凉之。可下者,即以承气汤下之。其脉总宜虚而不宜实。实则邪盛。若实而急,是无胃气。唯强急而不柔和,凶恶之征也。浮则痫发于阳,沉则痫发于阴,滑则痫发多痰,数则痫发多热。因病见脉,因脉知病,亦理之自然耳。

  附方


龙脑安神丸

(见第十九)

河间犀角丸

(见第二十五)

清心牛黄丸

(见第四十二)

神应丹

治诸痫。

辰砂(不拘多少)上细研,猪心血和匀,以蒸饼裹剂蒸熟。就热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食后、临卧俱可。

三圣散

瓜蒂(拣净,炒微黄)防风(去芦,各三两)藜芦(《圣惠方》减用之,或一两,或半两,或三钱)上为粗末。每服约半两,以齑汁三盏,先用二盏煎三五沸,去齑汁。次入水一盏,煎至三沸。却将先二盏同一处熬二沸,去滓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以吐为度,不必尽剂。

大承气汤

(见第十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