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多实,其治当以驱除邪气为急务,然而,所用之药多猛,易损脾胃,耗正气。故治新病,不可不顾及脾胃。

久病不愈,其病虽多缓,但也应时刻保护脾胃。因为久病而致脾胃虚弱,当先补脾胃,后治它病,即使久病而脾胃无病,也要顾及之。如苦寒药易伤脾胃,配以白术大枣炙甘草,则无弊;辛香之药,易耗脾胃气阴;加入山药白芍,则无碍;益气养阴之药,能滞塞脾胃,伍以陈皮木香,则虽补而不滞,此之例也。

治病为什么必须要重视脾胃呢? 因为,脾胃为接纳腐熟、转动水谷精微的器官,脾胃运纳正常,则营养充足,气血不衰,既利于驱邪,也利于扶正;反之,胃失摄纳,睥失健运,则攻邪与扶正皆两难。况且,脾胃也能接纳、消化转运药物,倘若脾胃不能接纳和转运药物,则虽有对证之药,又有什么用处呢?临床实践证明,脾胃之气旺盛,纵有重病,其治亦易,反之,脾胃气衰.即使病轻,也难于收效。是故历代医家,特别是金元时期东垣(脾胃论)闻世以后,治病必重脾胃之说,皆为诸医所继承和发扬。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