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说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这件事就是:
煎药!
中药的煎煮法是临床医生开饮片处方的时候,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最需要医生向患者交待清楚,要不厌其烦的说清楚药怎么煎。
如果大夫很忙的话,可能往往只是告诉你中药袋子后面写了,没有中医药基础的老百姓们也往往是看得稀里糊涂,那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一、煎药器具最好是砂锅和陶瓷,因为传热比较慢,适合保温,适合于中药的煎煮,这些器具都不和中药发生化学反应。煎药的器具不能用铝锅、铁锅、铜锅,这些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很多中药成分都会和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有时候还会产生有毒的化学成分。
现在不锈钢也可以用,因为不锈钢的化学活动性也是比较弱的,但还是不理想,它传热比较快。
二、煎药用水古人对于煎药的用水,非常考究,但现在可不行了。比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什么病要 用雪水,什么病要用春雨的雨水,什么要用甘澜水…….那只是理论上的要求,比如在台北,什么地方来雪水?什么地方来露水?没有!所以现在淡化了,只要是清洁的、可以饮用的水都是可以的,污染过的水不行。
理论上中药时干燥的,药渣要吸水,加上煎煮过程中蒸发掉的水,再加上患者要喝进去的水,加水总和就那么多。比如人参败毒散,十几味中药要吸水多少?煎煮20分钟,要蒸发多少?然后,患者一天喝600~700毫升大致差不多了,当然有的可能多喝一点。
取直径较小的砂锅,把药放在里面,然后用筷子,或者木片,把药压住,然后加水,第一次加的水高出药2~3厘米。吸水强的,煎煮时间长的,可超过3厘米,吸水差的,煎煮时间短的,可能就在2厘米左右。为什么压住?不压的话,轻的药就会水涨船高,水已经加满了,水还没有超过这个药,看不到水。压住的话,能够 准确的判断,这是第一次。以后,药不会浮起来了,就用不着加压了,水刚刚超过药的表面,有0.5厘米左右,也就差不多了。第一次为什么要多加水?因为第一次药要吸水,以后药就不再吸水了,所以少加点就够了。
四、浸泡这个很多医生不交代,患者回去也不注意的。中药在煎煮之前,一般要加水先泡,一般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太长了有的会变味,冬天可以时间长点,夏天时间短点。
泡就是要让植物药和动物药恢复到新鲜的状态,让它们的组织吸水以后膨胀,这样水容易进去,有效成分容易出来。
很多植物类药物表面都有淀粉类的成分,如果放在锅里马上就开火煎煮,这样两三分钟水就开了,表面就糊化了,就堵塞了药材的毛细管道,水液进不去了,有效成分也不出来了,这样药效不好,所以,一般中药煎前要泡至药材膨胀,基本恢复至新鲜的情况,再放在火上煎煮,大家一定要注意。
五、煎药火候一般来说是先大后小,也可以是先武后文。所谓的大火又叫武火,开足火力,一两分钟,两三分钟就让里面的水沸腾,然后把火调到最小,保持锅里面的水基本在开的状态。如果是火炉,火调不小,可以把距离垫高一点,把高度升高,上面的火力就可以小一点。
一般水溶性差的或者滋补类的药,煎煮至水开了以后,维持半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解表药和其他的芳香、化湿、理气药,温里药中的辛香药等水开了以后,维持15~20分钟,久了有效成分会挥发。
七、及时过滤药煎好后要及时过滤,把药汤分离出来,因为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降低了,一些有效成分就会沉淀或者吸附在药渣里面不出来,影响疗效;另外有的中药煎液,随着温度降低,黏稠性会增强,像车前子含黏液质,冷了后,就像比较浓稠的米汤,和药渣混合在一起,汤液不容易过滤出来,因此要及时过滤。
将药渣倒入干净的纱布或者布里面,两边用力来绞,把药渣里面的水都尽量挤压出来。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到,如果两次药渣都绞尽药汤,加起来就等于一副新药。
现在有人做过试验,把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如果只是把药渣里的水榨出来,有效成分至少占了1/3剂。所以,我们只是简单把药渣里面的水倒出来,一剂药醉倒吃了2/3,还有很多成分没有利用,这点是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
一剂药煎几次,患者也是要问的,一般来说,煎2~3次,凡是饮片较厚且味道较浓的,要煎3次,饮片非常薄的,像桑叶、菊花这类味道是比较淡的,煎2次就够了。不管煎2次还是3次,都应该混在一起,再分3次或2次服用。
好消息!现在能够吃到原生态的食物太不容易了。文小叔的好朋友开了一家五谷杂粮店,都是天然绿色食物,无农药化肥,无转基因,有大米、小米、山药、薏米、糙米、黑豆、绿豆、蜂蜜等等,小伙伴们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把这个店铺收藏。以后需要买原生态五谷杂粮就上这个店铺购买。 支持原生态,反对转基因。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