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锯叶竹节树
出处:
《云南中草药》
实际拼音:
Jù Yè Zhú Jié Shù
来源:
为红树科植物锯叶竹节树的全株。秋、冬采集,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灌木或乔木,高达13米。分枝具膨大的节,秃净无毛。叶对生,纸质、矩圆形或狭矩圆形,长8.5~17厘米,宽2.8~5.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睫毛状细锯齿(齿端有腺体),无毛,下面有褐红色小点;叶柄长5~9毫米。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10毫米;苞片小,膜质,宽卵形;花无梗,2~3朵生于花序分枝顶端;花萼球形,长3~5毫米,裂片6~7,三角形;花瓣通常6~7,白色或淡红色,卵形,与萼裂片近等长,通常有爪,边缘有小齿;雄蕊12~14;子房下位,5室。果球形,革质,不开裂,直径6~7毫米。种子1~3颗。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药》:"苦,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