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候风藤
出处:
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白,有赭纹。春开白花,下垂如橘柚花,长瓣五出,反卷向上,中突出黄蕊一簇。"以上描述和候凤藤形态图所示特征均与现安息香科植物野茉莉相符。另《植物名实图考》群芳类载有"野茉莉"一条,但依据其文字和附图特征来看,则非本种,而应是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yr
实际拼音:
Hòu Fēnɡ Ténɡ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rax japonicus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季采收;果实,夏、秋季果熟期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4-8m,稀高达10m。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嫩枝被淡黄色星状毛,后变为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疏被星状短柔毛;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1.5-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上半部具疏齿,上面除叶脉疏被星状毛外,其余无毛而略粗糙,下面仅主脉和侧脉汇合处有白色髯毛;侧脉5-7对。花单生叶腋或2-5朵成总状花序,长5-8cm;花梗纤细,无毛,长2-3cm;小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易落;花萼杯状,有5短齿;花白色,花冠5裂,裂片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星状毛;雄蕊10,花丝等长,上部分离,下部联合成筒,下部被白色长柔毛。果实近球形至卵形,直径8-10mm,先端具小尖头,外面密被及色星状绒毛。种子褐色,表面具深皱纹。花期4-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8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北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福建,西至云南东北部和四川东部,南达台湾、广东和广西北部。
性味:
辛;苦;性温;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