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大飞扬
出处:
《广西中药志》
实际拼音:
Dà Fēi Yánɡ
来源:
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的枝叶或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小灌木,高约2米,幼枝、叶柄及花轴密被锈色短柔毛。叶互生,通常近圆肾形,长2~6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2裂,裂至叶的1/3~1/2,裂片圆,全缘,叶基部浅心形,下面密生红棕色短柔毛,基出脉通常7~9条;叶柄长1~2厘米。总状花序呈伞房状,与叶对生或顶生;小苞片1枚,线状披针形;萼管短,裂片阔矩圆形,长约5毫米,被白色短柔毛;花瓣6,白色,狭匙形,长于萼片;雄蕊10,5长5短;雌蕊1,密被绒毛.荚果矩形,先端偏,有细尖头,基部渐狭,无毛。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于溪边、沟旁、山谷、疏林下或灌丛中。分布四川、湖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
苦涩,平。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0.6~1两;浸酒或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