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

出处: 《草木便方》
实际拼音: Huánɡ Jué Yè
别名: 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桑科植物黄葛树
原形态:

黄葛树(《边州闻见录》),又名:嘉树(《峨嵋县志》),万年阴、婆罗树(《生草药性备要》),榕树(《草木便方》)。

落叶大乔木,高15~26米,全株无毛。树皮深灰色,新枝绿色,稍呈三角形。叶互生,矩圆形,长10~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钝或浑圆,全缘,侧脉7~10对:叶柄长2.5~5厘米;托叶技针形,长约1厘米,早落。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3~4个簇生于老枝上,近球形,无梗,直径5~8毫米,带白色,有红晕与红色小斑点,熟时黄色;基生片3;雄花、瘿花、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中;雄花花被片3,雄蕊1;瘿花及雌花花被片4。瘦果微有皱纹。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多生长在疏林及溪边;或栽培。分布长江流域以至南部各地。
性味: 生草药性备要》:"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续筋骨。治筋骨疼痛,风眼流泪,皮肤瘙痒。

①《生草药性备要》:"除骨内风,又能续骨。"

②《本草求原》:"续筋骨,止痛,消瘀,去骨内风。"

③《草木便方》:"贴臁疮。"

④《重庆草药》:"煎水熏洗风眼流泪,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远年骨痛:取大榕叶,送饭常食。(《生草药性备要》)

②续骨:大榕叶捣敷。(《岭南采药录》)


《中华本草》:黄桷叶

出处: 出自于《草木便方》
实际拼音: Huánɡ Jué Yè
别名: 大榕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F.lacor sensu auct.non Buch. -H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15-20m。板根延伸达数十米外,支柱根形成树干,胸围达3-5m。叶互生;叶柄长2.5-5cm;托叶广卵形,急尖,长5-10cm;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8-16cm,宽4-7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基出脉3条,侧脉 7-10对,网脉稍明显。隐头花序(榕果),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或3-4个簇生于已落叶的老枝上,近球形,直径5-8mm,成熟时黄色或红色;基部片3枚,卵圆形,细小,无总花梗;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无便,少数,着生于花序托内壁近口部,花被片4-5,线形;雄蕊1,花丝短;瘿花具花被片3-4,花柱侧生;雌花无梗,花被片4。瘦果微有皱纹。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疏林中或溪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涩;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止痒敛疮;活血消肿。主筋骨疼痛;迎风流泪;皮肤病痒;赚疮;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场,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远年骨痛: 取大榕叶,送饭常食。(《生草药性备要》)②续骨: 大榕叶捣敷。 (《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除骨内风,又能续骨。

2.《本草求原》:续筋骨,止痛,消瘀,去骨内风

3.《草木便方》:贴臁疮

4.《重庆草药》:煎水熏洗风眼流泪,皮肤瘙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