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八卷-疟门


  《内经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对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饮冷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帝曰:善。其作日晏与日早者,何气使然也?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晏也。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舍,则其府也。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帝曰:夫病温疟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岐伯曰:温疟得之冬伤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者也。如是者,阴虚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其但热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名曰瘅疟。帝曰:疟未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则复病也。

  帝曰:时有间二日者,或至数日,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发者,邪气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热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以上俱《内经》疟论。)

  《保命集》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盖伤之浅也近而暴,伤之重也远而深。痎疟者,久疟也。是之夏伤于暑,湿热闭藏而不能发泄于外,邪气内行,至秋而发为疟也。初不知何经受病,随其受而取之。有中三阳者,有中三阴者。大抵经中邪气,其症各殊,同《伤寒论》之也。故《内经》曰:五脏皆有疟,其治各别。太阳经者,谓之风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者,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者,谓之风热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皆谓之暴疟也。发夏至后、处暑前者,此乃伤之浅者,近而暴也。在阴经者,则不分三经,皆谓之温疟,宜以太阴经论之。其发处暑后、冬至前者,此乃伤之重者,远而深也。痎疟者,老疟也,故谓之久疟

  丹溪云:风暑之疟当发汗,夏月多在风凉处歇,遂闭其汗而不泄故也。恶饮食者,必自饮食上得之。无汗者要有汗,发散为主,带补。有汗者要无汗,扶正气为主,带散邪。疟病感虚者,须以人参白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使他药。内伤挟外邪同发,必内生痰,外以汗解散二陈汤柴胡黄芩常山草果煎服。久疟不得汗者,二陈汤槟榔,倍加苍术。一方加柴胡葛根川芎,一补一发,不可直截。老疟系风暑入于阴分,用血药引出阳分则散,当以当归红花黄柏川芎白术苍术甘草白芷,水煎,露一宿,空心服。

  按:疟在阴分,须彻起阳分者,即《格至论》中云:脏传出至腑乱而失期也。又当因其汗之多寡,而为补养升发之。下陷谓阳气下陷入阴血中。无汗要有汗,多用川芎葛根苍术升麻柴胡之属,此丹溪治疟之微旨也。

  《心法附余》曰:世用砒霜毒药截疟,差误甚矣。且俗名曰脾寒,此因名而迷其实也。苟因饮食所伤而得,亦未必全是寒,况其他乎。在阳分者易治,阴分者难治。疟母必用毒药消之,行气消坚为主。

  《脉诀举要》曰: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随时变迁。《心法附录》曰:有病久,脉极虚微而无力,似乎不弦,然而必于虚微之中见弦,但不搏手耳,细察可见也。

  生生子曰:世俗皆视疟为小病,不分外感内伤劳倦虚弱,在阳在阴之旨,率以砒丹、常山等毒剂劫之,或以草药尝之。又或指为鬼祟,而以符水、巫咒禁之。禀受厚、邪轻者,偶中侥幸,禀弱邪重者,愈劫而愈陷矣。于是迁延岁月,咳嗽潮热,饮食减少,每每变虚怯之候。不思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轻病重治,必成重病,都缘不能脱俗故耳,良可悲夫。

  桂枝羌活汤

  处暑前后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等分

  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迎发日温服。吐者,加半夏曲

  麻黄羌活汤  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

  麻黄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等分

  煎法如前。如吐,加半夏曲等分。(二方皆太阳经。)

  白芷汤

  治疟,身热目疼,热多寒少,脉长,睡卧不安,先以大柴胡汤下之,微利为度。如下后微邪未尽者,以此汤尽之。

  白芷  知母(各一两)  石膏(四两)

  服法同前。(此阳明经。)

  桂枝石膏汤

  隔日一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

  桂枝(五钱)  石膏  知母(各一两半)  黄芩(一两)

  上分作三服,间日者,邪气所舍深也,如外邪已罢,内邪未已,再下之。人卯至午发者,宜大柴胡汤下之。从午至酉者,知邪在内也,宜大承气汤下之。从酉至子或至寅发者,知邪在血,宜桃仁承气汤下之。前项下药微利为度,再以小柴胡汤,彻其微邪之气。

  桂枝芍药汤

  寒热大作,不拘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也,谓之大争。寒热作则必战动。经曰:热胜则动也,发热则必汗泄。经云:汗出不愈,知为热也。阳盛阴虚之症,治当内实外虚。不治恐久而传入阴经也,宜桂枝芍药汤主之。

  桂枝(二钱) 黄芪  知母  芍药  石膏(各五钱)

  上服七钱,水煎服。如服前药而寒热转大者,知太阳阳明、少阳合病也,宜桂枝黄芩汤以和之。

  桂枝黄芩汤

  治三阳合病

  甘草(四钱五分)  石膏(五钱)  知母(五钱)  桂枝(二钱)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四钱五分)  人参(四钱五分)  半夏(四钱)

  上水煎服,服后如外邪已罢,内邪未已,用大柴胡、大承气等汤下之。

  麻黄黄芩汤

  治夜发者。桃仁承气汤亦治夜发者。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炙,三两)  桃仁(三十枚,去皮)  黄芩(去芦)  官桂(二钱五分)

  服法同前。

  桃仁味苦甘辛,肝为血海,血受邪则肝气燥。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发散血中风寒之剂,麻黄桂枝桃仁太阳经血药,非三阴经药也。

  生生子曰:以上皆刘守真分经治疗法也,与《内经》之旨皆相符合。明其邪自外而来,故治同伤寒也。予验今之所发者,除伤风所发外,亦有多挟内伤者。或从饮食所得,或从劳倦所得。此必先有所感,而邪气潜伏。今为新伤所启发也,虽涉内伤,而头痛寒热,口渴等症,亦不出前数法外矣。予每用所挟症之药,加于前各经治方之内,错综治之,亦不失古人意也,故所向辄有功。

  《济世方》治先热后寒者,以小柴胡汤。先寒后热者,小柴胡桂枝汤。多热但热者,白虎加桂枝汤。多寒但寒者,柴胡姜桂汤

  按:此亦前分经法也。但此以寒热多少定治,然寒多而但寒不热,脉洪实或滑,多有热极而似水者,为有余,治当下之。若便以桂枝投之,误也。如或多热而但有热者,脉虚大或微弱,当作虚治。若便以白虎汤投之,误也。故必须细心体认,详之以脉,而以寒热多少参治,庶为稳当。

  仲景白虎加桂枝汤

  治朝发暮解,暮发朝解,其脉如平,但热无寒,骨节疼烦,便难,此治温疟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三两)

  水煎服,出汗愈。

  柴胡桂姜汤

  治往来寒热,胸膈疼,小便不利。呕而不渴,治疟寒多热少,或寒不热。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二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二两,煅)

  水煎服,初服微烦,再服得汗便愈。

  柴胡半夏瓜蒌汤

  治疟病后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各三两)  瓜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

  水煎服,一日两三服,效。

  《局方》双解饮子

  治疟疾,辟瘴气,神效,食疟尤佳。

  肉豆蔻  草豆蔻(各二枚,一枚面煨热,一枚生用)  粉草(二两,一半生,一半炙)  厚朴(二寸,一半用姜汁炒,一半生用)  生姜(二块,如枣大,一块裹煨,一块生用)

  上水煎,空心服。(东垣云:秋暮暑气衰,病热疟,知其寒也。此方注之,实治寒疟也。)

  人参养胃汤

  治饮食伤脾及寒多而热少者,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寒多者,加姜、;热多者,加黄芩黄连柴胡。(方在寒门。)

  清脾饮

  治瘅疟。脉来弦数,或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青皮(去白)  厚朴(姜制)  白术  半夏(泡)  黄芩  草果仁  柴胡  茯苓  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七八钱,姜五片,不拘时服。

  草果饮

  治内伤饮食作疟,胸腹饱闷。

  草果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  甘草  乌梅(去核)

  姜、枣同煎。寒多者,加干姜附子,热多者,只加柴胡瘴疟,加槟榔

  柴苓汤

  寒热汗后,或大便作泻。(方出伤寒门。)

  三圣饮

  治胸膈饱闷,口渴,热多寒少。

  苍术  枳壳  知母(各三钱)

  水煎服。

  四圣饮

  治久疟

  何首乌  白芷  青皮  陈皮

  水煎,空心服。

  《良方》四将军

  治疟作仆厥不知人,手足俱冷,此虽一时救急之方,用之有验。

  大附子(炮,去皮,一枚)  诃子(四枚,去核)  陈皮(四枚,洗净)  甘草(炙,四两)

  分作四服,水一盅半,姜七片,枣七枚,煎,折一半热灌下,立苏。

  方广云:疟疾发作而僵仆不省人事者,盖由顽痰胶固于中,营卫不行故也。所以中风中暑而卒倒,不省人事,亦由痰之所致也。附子性大热,走而不守,本是治寒湿之药,今疟僵仆而用之,以其性能开散顽痰营卫流通故耳。乃是劫剂,不得已而用之也。

  《澹寮》露姜饮

  胃中痰饮为疟。(一方加,治痰嗽作吐。)

  生姜四两,捣汁,露一宿,空心冷服。大治脾胃聚痰,发为寒热方广云:生姜自然汁,凡中风中暑中气干霍乱,一应卒暴之疾,与童便同用,立可解散。盖生姜能开痰,童便能降火故也。

  截疟温脾饮

  治脾虚痰涎上涌,疟发作则吐,神效。

  白术(五钱)  生姜(五钱)

  水煎,空心服。

  生生子曰:按:此亦丹溪白术丸意也,彼以白术一味,久服得汗乃愈,此以生姜佐之,故取汗速而效亦速也。以上五方皆禁方。

  王节斋治疟活套

  柴胡  白术(各一钱)  苍术(一钱。以上三味,疟疾必用之)  陈皮(七分)  粉草(炙,五分)  干葛(一钱二分)

  若一日一发及午前发者,邪在阳分,加枯黄芩茯苓半夏(各一钱),热甚头疼,再加川芎软石膏(各一钱),口渴,加石膏知母麦冬(各一钱)。

  若间日或三日发,午后或夜发者,邪在阴分,加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知母(各一钱),红花黄柏(各四分),提起阳分,可截之。

  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八物汤,再加黄芪补之。

  若阳疟多汗,用黄芪人参白术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白术黄芩干葛以发之。

  若阴疟多汗,用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黄柏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川芎红花升麻以发之。

  若病人胃气弱,饮食少,若服截药,伤脾胃而少食者,加人参(一钱半),芍药大麦芽(各一钱)。

  若伤食痞闷或有食积者,加神曲麦芽枳实(炒。各二钱)。

  若痰盛,加姜制半夏南星枳实(炒。各一钱),黄芩黄连(各六分)。  若欲截之,加槟榔黄芩青皮常山(各一钱),乌梅肉(三枚)。

  若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但微热者,邪气已无,只有八物汤柴胡黄芩黄芪陈皮,以滋补气血。


上一篇:肺痈 下一篇:疟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