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急后重,有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之异
滑伯仁曰:里急,谓腹内急迫,后重,谓肛门下坠,惟其里急后重,故数至圊而不能便也。愚谓此皆脾胃不和,或为风、寒、暑、湿令气所干,或为积滞胶固缠坠,或病久阳气下陷。
丹溪曰:后重本因邪压大肠,不能升上而重坠也。用大黄、槟榔药者,乃泻其所坠之邪也。及久痢与通荡之后,而后重仍在者,知大肠虚滑,不能自收而重,是以用御米壳、诃子、五倍子等涩剂,收其气而固其滑也。然大肠为邪压下之重,其重至圊后不减。虚滑不收之重,其重至圊后随减。以此辨之,百发百中也。
又云:有服升消药不效者,用秦艽、皂角子、大黄、当归、桃仁、枳壳、黄连等剂,若大肠风盛者,可作丸服。
《纲目》云:自古治里急后重,但用槟榔、木香调气及大黄下积,至丹溪始用桃仁、滑石,滑其死血,如鼓应桴,实发前人所未发也。
又云:下坠在血活之后,此为气滞,宜前药加槟榔一枚。盖后重者当和气,积与气坠下者,当兼升、兼消,升谓升麻之类,消谓木香、槟榔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