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看颅囟要略


  凡看婴孩百日以后,周岁以前,视其囟而对其症,则补泻用药调治,可断其吉凶矣。

  囟门青筋,脉虚不荣。囟门常陷,滑泄便便。囟门肿起,风痰不止。囟门久冷,吐利青青。囟门虚软,癫痫不免。囟门扁阔,暴泄易脱。囟门歪长,风作即亡。囟门连额,惊风易得。颅囟未充,怕热怕寒。颅囟缓收,胎气不周。颅囟动数,神气昏弱。颅囟宽大,受疾恐害。颅囟未合,筋骨柔弱。

  颅囟陷者,始因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泄痢,久则气虚。用狗头骨炙黄为末,鸡子清调敷之。囟肿者,乳哺不常,致寒热乘于脾家,其气上冲,囟为之胀高如堆垛。若寒气上冲则坚硬,热气上冲则柔软。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封囟散

  防风  柏子仁  白及(各一两)

  上末,乳汁调涂囟上,十日愈。

  凡解颅之症,乃肾气虚弱,脑髓不实,不能收敛,急用地黄丸补之。外用大天南星微炮为末,米醋调,敷于绢帛上贴之。

  三辛散

  治解颅

  北细辛  桂心(各五钱)  干姜(七钱)

  为末,乳汁调敷囟上,干则再涂,俟儿面赤则愈。

  乌附膏  治囟门陷。

  川乌  大附子(各去皮、脐、尖,五钱)  雄黄水飞,二钱)

  上极细末,生葱捣烂,调成膏,贴囟上。

  地黄丸

  治颅解不合,肾元不充。

  人参(二钱)  怀熟地黄(四钱)  鹿茸炙)  怀山药  茯苓  丹皮  山茱萸肉(各三钱)

  上末,炼丸,芡实大,每用人参汤化下一丸。


上一篇:诊脉歌 下一篇:伤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