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撮口脐风论
初生噤口、撮口、脐风证,虽有三,其病一也。噤口者,眼闭口噤,啼声渐少,舌上聚如粟米状,舌强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俱通。盖由胎中感受热毒,流于心脾,故形见于喉舌间也;生下时,复为风邪击搏,肚腹胀满,青筋四布,至百二十日,见此名犯风禁,一曰胎惊,根据法调护,防于未然,则免此症。撮口者,面目黄色,气息喘急,唇青口撮,啼声不出。盖由胎气夹热,兼风邪入脐,流于心脾二经,故令舌强唇青,撮口皱面,饮乳有妨。若口出白沫,四肢厥冷,不可救矣。脐风者,断脐之后,为水湿风冷所乘,风湿之气入于脐,亦流于心脾,遂令腹胀脐肿,身体僵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则发为风搐;若唇青口撮,脐边青黑,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者,不治。其或热在胸膈,伸引努气,亦令脐肿,用药 利则愈。三症受病之源,非一朝一夕之故。在胎中其母忧思惊恐,不守禁忌,恣食辛奎毒物,生下又为客风所吹,里外气郁壅?不通而生此症。千金云∶小儿始生,其气尚瓷,若有患,急须下之;若不即下,咚生大疾则难疗矣。下之一字,非有余之实下,不过用药 通热毒耳。七日之内,得此症,生者百无二三。遇此症者,看牙龈上,有小泡如粟米大,以帛裹指醮温水,擦破则开口便安,不须服药,此亦良法。又有牙龈上下有白色豆大许,便以指甲当中掐之,自外达内,微有血出不妨,或用针挑破,内有白星,抹去则安。以上诸方并效。选而用之。
南星(二钱) 僵蚕(二钱) 白附子 牙硝 天麻 全蝎 五灵脂 辰砂(各一钱) 硼砂(六分) 轻粉(五分) 蜈蚣(一条赤足者炙) 巴豆(二分去油) 麝香(一分) 冰片(一分)
蝎蛇饼子 治症同前。
赤足蜈蚣(一条炙) 蝎梢(炙) 白花蛇(酒浸去骨) 朱砂 胆星 僵蚕(各五钱) 麝香(三分)
牛黄散 治症同前,此方甚效。
为末擦牙龈,用少许姜汤调下亦可。
独圣散 治症同前。
为末,老母猪乳调下。
同捣烂,敷脐并四围,少顷有屁,大小便通利即活螺麝膏 治症同前,肚腹肿胀如石。
同捣烂罨脐上,须臾再易,肿痛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