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疟疾


疟疾治法有二,新疟先截后补,久疟先补后截。

凡疟要分早晚治之,如上半日发者,此邪在阳分气位也,先用平胃散常山(1)草果截之。后用平疟养脾丸,调理而安。如下半日发者,此邪在阴分血位也,轻者以四物汤桂枝桃仁红花,发出血中寒邪。甚者,以小柴胡汤升麻当归提到阳分,然后以小柴胡汤常山草果截之。略愈,以平疟养脾丸调之而安。

如疟来寒多热少者,以平胃散常山桂枝草果仁截之;热多寒少者,以白虎汤常山草果青皮截之,寒热相半者,用小柴胡汤常山草果截之。后以平疟养啤丸调之。如大人以补中益气汤调之。以上数症,皆先截后补也。

久疟连绵不退者,或二、三日一次,其邪已深,不可妄用截药,只以平疟养脾丸调之。有汗要无汗无汗要有汗,其疟易退。再要避风寒,禁鸡鱼。冷水,无不安者。如犯禁戒,虽九转灵丹,亦难治也。

凡疟后转作痢疾着,此症多得于夏末秋初,因内有伏阴,多伤生冷故也。当从(2)虚治,不可妄用通利之药。如平常下痢者,以香连丸,米汤送下。

如疟痢并作着,以平疟养脾丸橘皮和中丸相间服之。

如疟后遍身浮肿者。此因汗后受风故也。以胃苓丸加五加皮大腹皮灯心、长流水煎汤治之,大儿加减胃苓汤治之。外用浴法,于日当午时,向避风处,以温水拂拭遍身,略睡一时,以被盖之,微汗为度。每日根据此行之,其法甚效。

如疟腹胀,或喘或不喘者,此因内伤生冷。脾肺俱病故也。盖脾主胀,喘属肺,以塌气丸消胀,以葶苈丸定喘治之。后以集圣丸调之。

如疟后腹中有痞着,此疟母也。因多食冷水所致。亦有热而成者,治以月丸主之。

凡疟后形体黄瘦者,只以集圣丸调之。

(1) 常山:原韦注,五十岁以后体气衰弱者,不宜妄用。

(2) 当从: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当作"。

  平胃散


此治湿养脾之药也。

苍术(米泔漫炒)一钱二分,厚朴(姜汁炒)一钱,陈皮二钱,甘草一钱,加常山三钱,草果三钱。姜枣引。

  四物汤(凡痢疾门)


此药性平,治血不足之圣药也。

  桂枝汤


此发散风邪之要药也。

桂枝赤芍甘草,姜枣引。

  小柴胡汤


此半表半里之药也。

柴胡二钱,黄芩一钱五分,半夏七分,人参七分,甘草五分,加山栀丹皮,名加味小柴胡汤,姜枣引。

心中饱闷,加桔梗枳壳。痞清加黄连枳实。口渴加知母石膏内热盛。错语心烦不得眠者,合解毒汤

白虎汤此药性寒,所以治热也。

石膏五钱。知毌二钱,粳米一勺 甘草七分,水煎服。

以上诸方截疟必用常山草果者,盖此二味,乃治疟必用之药也。

  补中益气汤


此补中气不足之圣药也。

黄祗、人参甘草柴胡升麻白术当归陈皮,水煎,姜枣引。有汗用白术无汗苍术,治疟加青皮

  加减胃苓汤


此渗利之圣药也。

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灯心、姜引,取顺流水煎服。

  疟养脾丸


归身人参陈皮(去瓢)各一钱,黄芩二,草果仁一钱,南星(炮)一钱,白术一钱五分,白茯苓一钱;柴胡一钱五分,甘草(炙)五分。共为末,米糊丸,如黍米大,竹叶炒米汤下。一方加常山、黄祗,鳖甲炙黄色)。

  月蟾丸


木香人参、黄祗、当归桔梗使君子肉、黄连、山棱(炮)、枳实莪术(煨)、鳖甲(炙)、苦栋根皮干蟾烧存性)、诃子肉、夜明砂绿矾等分,共为末,糊丸,陈米汤下。

祖传治疟之法:以斩鬼丹截之,胃苓丸调之。常用平胃散,加常山草果为末,每服一字,于临发日五更,用桃柳枝七根,煎汤调服

(23) 月:山东泰安州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月蝉"。

  治大人疟疾方


人参五分,常山炒)三分,槟榔三分,草果仁四分,绿至粉(炒),甘草(炙),贝母三分,青皮五分,水煎服。

又方

常山槟榔(一个)、当归苍术甘草陈皮,先一服,用擂细,滚泡极。如不效,将桃枝七根,灯心七根,水煎二、三滚,露一宿,发日五更温服禁生冷鸡鱼发物。

西 江 月疟疾来时潮(3)内伤外感生痰,初时截法似神仙,不可养虎遗患。外感小柴饮子内伤平胃为先,内加草果常山桃枝为引最验(4)

截后才调脾胃,只消清疟养脾(5),袪邪补正作良医,不让仲阳钱氏。疟久若成痞块,面黄腹满消肌,月巢圣是根基,此个方

儿密记。

如是小儿久疟(6),或于午后来潮,叉如间日又三朝,截法不宜急暴。只用养脾清疟,相兼集圣和调,神丹斩鬼莫轻饶,发日五更分晓。

疟痢如逢并作,其间吉凶须知,大端饮食要如时,胃气完全可治。若是不思乳食,强将脾胃扶持,胃苓丸子莫差弛,间以香连止痢。

久疟多成坏症,脾焦肚大青筋,颈干脚细减元神,饮食全然不进。面目虚浮怯弱,四肢无力难行,不须医治枉劳心,九死一生危病。

七律平疟养脾用人参白术陈皮当归身,茯苓厚朴姜汁炒,苍术五钱米水浸。粉草半夏浸七次,青皮柴胡与黄芩常山草果二钱半,鳖甲三钱,效如神。

(3) 来时潮热: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痰火发热"。

(4) 桃枝为引最验:山东泰安州雨沾 方悦父发梓版为"东面桃柳枝煎。"(5) 截后才调脾胃,只消清疟养脾: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前后发热唇膏,只因寒湿伤脾"。

(6) 如是小儿久疟: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若是产恶疾疟"。


上一篇:痢疾门 下一篇:发热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