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自拟处方治疗慢性肝炎
22-07-07
浏览 359
急性肝炎失治或误治,转为慢性肝炎,缠绵难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三年来,笔者和同事们应用自拟“肝复康汤”治疗慢性肝炎,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陈某,女,52岁,农民,1990年2月25日初诊。患者2个月前因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下肢浮肿被诊断为慢性肝炎,住院l个月,全身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未见好转而要求出院。后自求医治疗1个月,症状反而恶化遂来门诊治疗。患者近2周来右胁常胀痛,时有刺痛,口苦,胸闷,腹胀,食少,厌油腻,大便不爽,日3~4次,小便赤。现面色晦暗,胸颈部有蜘蛛痣,腹软,肝肋下3厘米,质中等硬度,肝区有明显压痛和叩痛,脾肋下l厘米,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舌尖有紫点,苔薄黄腻,脉弦。 处方:虎杖60克,溪黄草30克,连翘20克,黄芩l2克,绵茵陈30克,赤芍20克,川楝子I5克,丹参30克,黄芪20克.枳壳l0克,田七6克,女贞子15克,白术30克,每天l剂,连服三月。后全身无不适症状,肝脏回缩至正常,临床治愈。 肝主藏血,为血脏。慢性肝炎发病的病理基础是肝微循环障碍,临床常表现血瘀络阻,可见不同程度血瘀症。正如著名中医姜春华所说:“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瘀。”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正如《普济方》云:“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为之调血。”但是慢性肝炎除了表现血瘀症外,还常有湿热蕴留,肝郁气滞,脾肾虚弱的症状,因此在活血化瘀法中应结合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健脾益肾等治法,才能收到满意疗法。方中虎杖、丹参、田七、桃仁活血化瘀,疏通肝络,改善微循环障碍;虎杖、溪黄草、黄芩清热利湿;柴胡、枳壳、白芍、五味子疏肝柔肝理气;黄芪、北沙参、仙灵脾、女贞子益脾滋肾。虎杖性味苦平,能凉血化瘀,清利湿热,兼有轻下大便作用,是治湿热瘀阻的理想药物,笔者在急、慢性肝炎中每多用之,最大用量曾用100克,目的在于使湿热瘀毒从大小便分消。 湿热蕴遏稽留,是影响慢性肝炎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湿热之毒明显时,应侧重用方中清利湿热之品,并分清湿热之孰重孰轻,加减配伍。热重可加用连翘l5~30克,连翘清热解毒散结,徐灵胎谓其“能治肝家留滞之邪毒”,《药品化义》称它能使“一切血经气聚,无不调达而通畅也。”若湿重则可加藿香l0~15克,晚蚕砂20~30克。湿热清化,才能邪去正安。 慢性肝炎顽固难愈,也易复发,后期应侧重扶助正气,调补肝脾肾。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不能立即停药,可间日服药l剂,或改用丸剂,继续治疗1个月,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