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

    患者刘某某,男,54岁,陕西人,2014年5月10日以腹痛、腹泻,偶尔便带黏液2年,伴排便不畅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黏液便,脐周隐痛,便前加重,曾在当地县医院、西安市某医院多次住院病未治愈,近1年稀便加重,日排便3~4次,偶尔便带黏液,但排便不畅,每次排便蹲厕10多分钟仍有排不尽感,纳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弦。

    辨证:脾虚肠失固摄,湿滞腑气壅郁。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化湿行气导滞,擒而固肠,纵而通滞。

    方药:生晒参1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赤石脂30克,诃子20克,乌梅20克,黄连8克,椿根皮15克,枳实30克,槟榔12克,炒莱菔子15克,木香10克,炙甘草6克。18剂,每日1剂,每服6剂,停药2天。

    二诊:诉脐腹疼痛消失,大便日1~2次,无黏液便,排便通畅,偶尔因饮食不慎出现稀便,查结肠镜报告正常。舌淡苔白,脉濡,上方去赤石脂诃子黄连。7剂,水煎服,隔日1剂,巩固疗效。

    按 慢性结肠炎及肠易激综合征,不少患者在某一发病阶段可出现大便溏稀,同时又有排便不畅。此慢性结肠炎案即是如此。脾肾虚肠道不固则便稀,邪气壅腑气不降则便滞。

    若着眼腹泻,用固肠止泻则便滞更甚;而着眼便滞,用通导腑气则泄泻加重。处于涩通两难之时,沈舒文教授用纵擒宣摄法则,涩肠与导滞并举。

    组方用理中丸补骨脂肉豆蔻赤石脂乌梅涩肠止泻,擒而摄之;配枳实槟榔、炒莱菔子等通导腑气,纵而宣之。他认为便稀与便滞同时出现者多在证候虚实夹杂、正邪交夹的缠绵阶段。一般在疾病早期多湿热滞肠,当纵而通导,扭转病势由滞转通,不宜擒固;后期脾肾虚弱阶段,正虚而少邪无滞,肠滑谷流,当擒而涩肠,扭转病势由通转固,不宜纵通,只有在便稀与便滞同时出现时,方可擒而固肠与纵而通滞同时并用。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