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秋,城内姓少妇,34岁,产后3月余,呃逆气喘面浮足肿,邀家父出诊,余随同前往。

  患者主诉产后2日后,不慎感寒,周身不适,时有咳嗽,咳吐稀白痰涎。伴头晕乏力,晨起面目浮肿。经服中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一日前晨起,又见面目浮肿,继之双下肢肿胀,并咳嗽气逆,症状日趋加重,甚至难以平卧。观其面目水肿,双下肢肿胀,按之凹陷不起。精神萎顿,脉缓,舌淡苔白。

  家父诊后云:此乃产后三焦水道不利,体内积饮无疑。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治则当以温药和之。

  处方:云苓皮15克,桂枝5克,焦白术12克,炒干姜5克,五味子5克,细辛3克,半夏6克,泽泻9克,木防己6克,甘草3克。3剂,水煎温服,日1剂。

  药后二诊,咳嗽减缓,气息逐渐平稳,面部微肿。但见每日黎明平躺之际,咳嗽喘息加重。家父认为,此为肾不纳气之故。故治疗应内外兼顾,佐以温肾纳气之品。立方:云苓皮12克,桂枝5克,五味子5克,陈皮6克,车前子12克(包),细辛3克,怀牛膝10克,沉香3克,胡桃肉12克,炙甘草3克,补骨脂9克。水煎服。患者连服5剂后,诸症渐愈。

  家父云:医圣张仲景明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为水肿之治疗大法。此案患者起于产后气血不足之际,加之感寒,致使三焦水道运行不畅,体内积饮,饮为阴邪虑及阳气,故首以苓术甘汤加减,意在温化痰饮,后虑久病及肾,故加以温肾纳气之品,故使饮化气平,咳逆水肿得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