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某,女,30岁。诉最近一月经常两侧鼻腔交替出血,量不多,色红,时作时止,于当地诊所给予清热解毒药及云南白药口服,红霉素药膏外用,效差。伴口干少津,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双下肢怕冷怕风,舌红少苔,脉细数。检查见鼻黏膜色淡红而干嫩,鼻前庭黏膜有糜烂面。     诊断:鼻衄。证属肾阴亏损,虚阳上炎。     治法:引火归原,清热止。     处方:熟地30克,知母黄柏各10克,旱莲草20克,肉桂3克,生柏叶10克,白茅根仙鹤草各10克,阿胶15克。日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分2次温服。     外用:自制鼻炎灵滴鼻,每次3滴,每日3次。     连服6剂后,鼻衄消失,全身症状改善,嘱其继服知地黄丸善后。     “引火归原”又称导龙入海,是在滋肾阴方药中加入肉桂附子等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衡、虚火下降,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鼻衄,西医学称为鼻出血,大多属实火病证。证属虚阳浮越者,常易误诊,而给予清热解毒药物则病情加重。大凡此证者,均可以引火归原为法,辨证治疗。《景岳全书·衄血论》云:“衄血虽多由火,而唯论阴虚者尤多,正以劳损伤阴,水不制火……”。本例乃属阴津不足、水不制火所致,用熟地旱莲草阿胶补肾滋阴主药,佐肉桂引火归原,加生柏叶知母黄柏白茅根仙鹤草,取其清热凉血之功;鼻内糜烂流黄水者,属湿热熏蒸,加金银花蒲公英苦参;鼻黏膜红肿者,属肺经伏热,加桑白皮地骨皮以清泄肺热。(赵彦秋)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