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五色梅叶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tana cama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80-1500m的海边沙滩、路边及空旷地。我国庭园有栽培。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有逸生。
资源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1.解热、抗肿瘤等作用 叶含有的马缨丹烯A有解热作用;含有的毛蕊花甙在体外有抗微生物、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又是大鼠脑蛋白激酶C抑制剂。另含有的生物碱能降低狗的血压,加快加深呼吸并引起战栗;兴奋大鼠肠管而抑制子宫活动。
2.免疫作用:给羊灌服五色梅叶粉200mg/(kg·d),连续110d,能显着抑制中毒羊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也显着降低脾网状内皮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3.毒性 五色梅是世界十大有毒杂草之一。小牛、羊、水牛等乳畜喂饲五色梅叶后可致慢性中毒而死亡。从叶中分离的毒素成分马缨丹烯A和B,分别给羊口服产生的中毒剂量为65-75mg/kg和200-300mg/kg,且马缨丹烯A在叶中含量高,故马缨丹烯B对反刍动物中毒似不重要。给兔灌服叶6g/kg或毒素125mg/kg,可引起黄疸,厌食和便秘,血浆非结合型胆红素,尤其结合型胆红素增加,天冬氨酸转氨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光镜病理检查,肝细胞浊肿,肝门纤维化,胆管扩张并增生;肾小球间质细胞增生,肾小管变性,肾小管内皮细胞浊肿,核团缩。豚鼠灌服毒素125mg/kg或口服叶粉,在48h内产生黄疸,光致敏,肝肾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商叶赤素血症,血浆尿素氮含量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肝和肾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豚鼠中毒的肝脏蛋白和DNA的含量降低,脂质含量增加,显着提高肝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微粒体酶的活性,胞液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也降低,溶酶体酶漏出。家畜五色梅中毒可用皂粘土或活性炭口服作为解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