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碎米柴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Suì Mǐ Chái
别名: 八宇草(《植物名实图考》),漆大伯天小豆(《江西民间草药》),辫子草马尾草细鞭打消黄散细叶兰逍遥草斑鸠窝散风散马龙通地盘茶斑鸠鼻小木通(《云南中草药》),路路星太阳草红梗草大叶关门草消毒草江西草药手册》),马尾藤狮子草(《云南中草药选》),哮灵草(《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
来源: 为豆种植物小叶三点金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草本,平卧。根粗,木质,分枝多。3出复叶,托叶披针状钻形;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9毫米,有时达17毫米;先端圆形,具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叶柄长2~3毫米。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生6~10~18花;花梗长7~15毫米。花小,粉红色,长约5毫米;萼长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顶端成刺毛状,较萼筒长3倍;花冠蝶形,旗瓣圆形,先端微凹,翼瓣贴生于龙骨瓣;雄蕊10,2体;雌蕊1,花柱内弯。果通常4节,长12毫米,阔3毫米,有时2或3节,被短毛,腹背缝线浅牙齿状。花期5~9月。

本植物的根(辫子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草丛中或灌木林中。分布江西、江苏、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生物、三萜皂甙、香豆精、糖类、蛋白质、油脂、挥发油、酸性树脂、鞣质和酚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腹腔注射水浸出物注射剂有显着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灌服时未见有祛痰作用(酚红法)。豚腹腔注射时有明显的预防组织胺性哮喘的作用。对离体豚气管,可以对抗组织胺或乙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对离体兔肠能对抗乙毛果芸香及氯化钡引起的收缩。据初步试验,哮灵草的镇咳与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部分。在试管内,水浸出物注射剂仅有微弱的抑制金黄色菊萄球菌的作用。

上述制剂毒性较小,小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0克/公斤。连续口服14日亚急性半数致死量为55克/公斤。

性味:

①《江西草药》:"甘,平。"

②《云南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治泌尿系结石,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痈疽发背,痔疮,漆疮

①《纲目》:"主痈疽发背。取叶入敷药用。"

②《植物名实图考》:"挼敷治漆疮。"

③《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利湿通络。治肾、膀胱结石,慢性胃炎,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品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

①治痔疮:碎米柴二两。煎水熏洗。(《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漆疮碎米柴二两。煎水,待温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小儿疳积:小叶三点金一两,雪见草五钱,鸡肝一具。水炖,服汤食肝。(《江西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鲜辫子草,捣烂外敷,同时用鲜品一至二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烫伤;小叶三点金,研细末,麻油茶油、菜油均可)调和涂搽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用干哮灵草煎服。剂量分为3种:1两,1.5两并加猪肉1两,新制1.5两,均加水约1000毫升,密闭煎煮2小时,得煎剂400~500毫升。每日3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以上述三种煎剂共观察270例,结果近控41例(15.3%),显效89例(32.9%),好转115例(42.6%),无效25例(9.2%)。对单纯型、喘息型均有疗效,以止咳、祛痰效果较好,平喘作用次之。服药后1~3日显效者达65.9%。治程中部分患者有头痛腹胀、失眠和兴奋现象,个别出现皮疹;少数反映多汗、面潮热、口干恶心、眼发雾,其它无明显副作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