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
大抵气与水液相冲击而成声。气多则响高,水多则响沉,或无水而有痰食之闭塞,
气闭忽通,则鸣也。气有寒有热,热则气盛,其冲击必有力。寒则
气不足,不足本不能冲击,然郁积久之,则亦必通。观寒凝
腹痛者,以炒葱姜盐熨腹,则腹响而气行痛止,可见也。是故气之和平而流畅者不鸣也,必其或热或寒,有塞有通而后鸣。经谓
热淫所胜,病
腹中雷鸣,
气上冲胸,治以咸寒。又谓
中气不足,肠
为之鸣,
脾虚腹满,
肠鸣飧泄,食不化是也。
胃寒泄泻肠鸣,
升阳除湿汤(见
泄泻)加
益智仁、
半夏、枣、姜。火击水者,二陈(见痰)加芩、连、
栀子。
水气客于
大肠,
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之声,河间
葶苈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