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福州马尾区的小杨,在企业上班经常喝应酬,患有胆囊结石好几年了。不过检查显示结石很小,不痛不痒的,小杨也就一直很淡定。近日,小杨胆囊结石突然发作,出现皮肤黄染、高热、剧烈腹痛,并引发严重感染,差点危及生命。

    “一旦体检发现自己胆囊有大块结石时,患者通常因为担心会及时就医治疗。比较小的结石,一些患者容易轻视。殊不知,小结石也可能带来大麻烦。”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江艺主任医师提醒说。

    喜欢“旅游”的小结石

    江艺主任医师解释说,大部分胆囊结石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体位变化移动,因此胆囊结石有可能在体位变化时掉进胆总管,结石越小,掉到胆总管的机会越大。特别是泥沙样的胆囊结石,胆总管和胰管交界处的开口细如针尖,结石容易卡在胆总管下端,将会导致胆汁反流到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是有可能致命的突发疾病

    此外,胆囊结石还有可能反复摩擦胆囊,使得胆囊内壁反复炎症增厚,最终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手术治疗“免除后患”

    患上胆囊结石的患者在早期通常不会有什么不适,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就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发烧,或者出现明显息肉,这时就要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是必要手段。胆囊结石光靠药物是不能将结石消掉的,因为胆囊结石和肾结石不太一样。肾结石走的是泌尿道,泌尿道比较宽,结石小一点有可能从泌尿道排出来,所以会有排石、碎石等治疗方法;而胆囊结石掉到胆总管后,因胆总管下端细,结石从胆总管排入肠道的几率小,且易卡在胆胰管汇合处而继发胆源性胰腺炎。其中的重症型非常危险,死亡率高达20%左右。

    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心肺疾病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因为胆囊结石的急性发作可加重这些合并症。所以这类病人越早手术对恢复越有利。目前常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将胆囊结石取出,这种手术创伤小,患者承受的痛苦也小,手术后一到两天就能出院。对年纪大、有严重胆囊炎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壁很厚、胆囊功能已丢失的患者,则建议切除胆囊,彻底免除后患。

    有些情况可“带石共处”

    当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需要通过手术将结石取出。“事实上,有20%-40%的患者可以终身带石生存,只要平时没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发生,就可以和结石和平共处,不需要手术治疗。”江艺主任医师说。

    临床上,首先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能否承受手术,因为有些患者年龄大,且多伴随慢性病发症,如心肺功能差,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以及是否会出现脑梗塞等风险。另外,患者结石的大小,结石发作时的症状等情况,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是否需要手术要由医生来做决定。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消炎利胆的药物,对预防复发有一定的作用。饮食上,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是胆囊结石患者的“大敌”,因此一定要清淡饮食,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少吃甜食。

 胆结石偏方:可以用金钱草12克、瞿麦9克、侧柏叶6克、金银花连翘各5克,海金沙3克(冲服),茯苓赤苓各2克,茵陈蒿10克,柴胡7克,薄荷1克。水煎,一日一剂。

   胆囊结石预防要点

    1、规律饮食  不按时进食会使胆囊中充满胆汁,胆囊黏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黏稠度增加形成胆泥。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有助于胆囊规律地收缩,预防结石的形成。

    2、营养适度  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少食肥肉、动物内脏和油多的食物如煎鸡蛋、油饼等,避免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炒菜可用食物油,如菜油、花生油等,饮食中可选择含淀粉、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豆类、薯类等;动物性食物尽量选择瘦肉、鱼肉、鸡肉等。同时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3、科学饮食  宜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物质如黄绿色蔬菜、西红柿等。多食黑木耳生姜

    4、多饮水  平时应饮足水,一日三餐多食些汤水食物。还可适当饮用绿和新鲜果汁。这有利于稀释胆汁、使胆汁排出通畅。

    5、讲究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的瓜果必须洗干净,避免吃街边不卫生零食,防止不洁食物上的虫卵通过消化道进入胆道。

    6、控制体重  肥胖者应积极减肥,多参加体育活动,食物中尽量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茎叶类蔬菜等,有助于增加胆盐的排泄,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

    7、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采取避孕措施时,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更年期不滥用和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

    8、积极治疗胆肠蛔虫病  发现蛔虫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而引发结石。
 

减肥不当易患胆结石

    近十几年来,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减肥者(特别是服用药物减肥者)患胆结石症者明显增多。这是由于他们服用减肥药物后抑制食欲来减轻体重,以至于营养不均衡,尤其是长期不吃早餐,往往引起胆囊淤滞、胆汁黏稠、流动延缓、以至形成结石。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预防保健科王化忠教授提醒减肥的朋友,节食不应减少饮水,适当饮水能增强胃肠蠕动与胆汁排出,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易被误作胃病的肝内胆管结石

    最近章先生在体检中意外发现自己得了肝内胆管结石,他告之医生,自己从一年前就开始经常觉得上腹部胀痛,但一直以为是胃病,平时总是吃止痛药和胃药来应付。

    肝内胆管结石,对于绝大多数市民来说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发病与胆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该病发病年龄普遍为30-60岁,但如今很多20多岁的人也会患此病。

    肝内胆管结石早期对身体没有影响,但后期就非常危险。早期时,结石数量很少,并且一般都只存在于肝脏里的某段胆管里面,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结石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分布的位置也越来越广,结石甚至会遍及整个肝内外胆管系统。到了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众多的并发症,有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患上肝内胆管结石后,患者很容易出现胆道感染和继发感染,甚至可能会患上迟发性肝胆管癌。

    由于大多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早期都没有症状,因此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是及时发现此病的最佳办法。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