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以玛丽为例,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

现介绍6招简易的中医治疗方法,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食疗方:当归3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葱、黄花椒、盐等适量,共煮汤。待羊肉熟烂后,撒上胡椒粉,喝汤吃肉。经常吃可预防与治疗畏寒腹冷之痛经

经验方:三七粉15克,肉桂粉30克,失笑散60克。共装胶囊,每日2次,每次5克。自行经前5天开始口服,至服完为止,可治行经有血块之痛经,效果较好。

红糖生姜水:红糖30~50克,生姜10克切成末,加水200毫升煮沸,趁热连生姜一起服下,能温经止痛。

益母草生姜汤益母草红糖各30克,生姜10克。加水300~400毫升,共煮沸15分钟后去渣,趁热服

精滴耳法:用吸管吸取75%的精沿耳壁滴入5~8滴,约5分钟后在耳孔内塞入棉花,同法滴另一个耳朵,有止痛作用。

粗盐热敷法:用粗盐(粗粒状)250~500克,加小葱5~10根,共炒热,用纱布包裹后趁热敷小腹部疼痛处。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以玛丽为例,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因此,调经治疗大法以补肾健脾疏肝、调理气血为主。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