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多由肝气不舒、胃热蕴滞、肝胃不和,以致经络阻塞,气滞血凝,邪热蕴结而成。临床症状有乳房胀痛、畏寒、发热,局部红、肿、热、痛,触及硬块,白细胞升高。多发于产后1~2个月的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人,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因此,此病预防重于治疗。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肩井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腧穴,肝胆相表里;肩井穴又与足阳明胃经相交会,点按肩井穴具有疏导水液的作用,故点按肩井穴既能疏泄肝经之郁结,又能解胃经之积热。
方法:端坐,取患乳同侧肩井穴,以拇指腹或以食指跪指点按,以透力为度。使患者肩部或胸部、上肢出现麻木感,持续3~ 5分钟即可,每日2次,个别病情较重者,可点按10分钟,每日 2次。 (一叶)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