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说——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亲爱的小伙伴们,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文小叔的另外一个公众号文小叔听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啦。文小叔听——专门以听的方式教小伙伴们学养生。在此,文小叔要真诚地向小伙伴们鞠一个躬说一声: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小伙伴们也许会好奇,你是一个作家,出了那么多书,怎么就突然走向中医养生这条道上了呢?人家鲁迅大大弃医从文,难不成你要弃文从医?

 其实文小叔可没有那么大的抱负呢,文小叔有自知之明,这辈子才疏学浅恐怕当不了大夫喽。当不了大夫不要紧,要紧的是要学会不生病的智慧,不然有个头疼脑热就病急乱投医,花了冤枉钱还不说,病还没治好,还落下后遗症,真是苦不堪言啊。

有一句话叫做“千里之堤,溃于穴”,也就是说所有的大病都是从小病转化而来,所有的小病都是我们的习惯造成。我们学养生就是为了防微杜渐,杜绝小病,小病没有,何来大病?

文小叔爱上中医也源于一个偶然的因素。那还得从十年前说起,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闲得无聊就随手拿起朋友家书架上的一本书翻阅起来,不觉间就入迷了,不曾想作者还能把中医写得这么有趣生动活泼。

这本书就是《求医不如求己》,相信小伙伴们当中肯定有很多人看过此书啦。没错,此书就是文小叔中医之路的引路人。后来一发可收拾,看了很多的中医养生书籍,经典的,养生大家写的都有,比如《黄帝内经》啊,《神农本草经》啊,曲黎敏老师的书啊,武国忠老师的书啊,樊正伦老师的书啊等等,不一而足。

文小叔是一个追求有趣的人,看这些中医养生书籍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乐此不彼,如痴如醉。就这样,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文小叔就爱上了中医啦。

 有小伙伴问了,中医可以自学吗?文小叔可以毫不犹地回答你,只要你有兴趣中医是完全可以自学的!群里有一个小伙伴叫阿豪的,刚开始也是一个中医小白,几个月不见刮目相看啊,各种养生之道信手拈来。

就拿文小叔自己来说吧,自学中医八年多,虽然当不了大夫,但一些小病小灾完全可以自己调理了,感冒之类的不在话下。就算遇到棘手的,去看大夫,与大夫聊上几句,就知道这个大夫是否真有本事,也不至于被庸医蒙了骗了。

中医可以自学是因为中医不像西医,一大堆数据搞得头都大了,而中医呢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哲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了马上就可以用。

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也就是说但凡你懂一点中国传统文化,但凡你认识几个字都可以自学中医,何况我们又不是学高深莫测的医术,又不是去救死扶伤嘛,只是学养生之道,完全是绰绰有余滴。所以,小伙伴们千万不要灰心,自学中医你是可以的。

又有人问了,养生不是老年人的事嘛,与年轻人何干?这话要是放在几十年前还准没错,可眼下时代变啦,环境也变了,生活习惯也变了,情志也变了,以前专属老年人的病现在都跑到年轻人身上了。

不信你问问自己也问问身边的同龄人,哪个不是亚健康状态呢?除了没人疼,全身哪都疼,去检查还啥毛病都没有。用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怎么学养生呢?拜师学艺确实不太现实,只有看书喽。看啥书呢?小伙伴们一头雾水,在此文小叔给出一个建议,不要逼自己去看《伤寒论》《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书籍,什么书对你的口味就看啥,什么书看得进去就看啥,俗的雅的都可以看。看多了你自然会博采众长,去粗取精。经典再好,一看就打瞌睡等于白搭。

实在不知道看啥书的,就看文小叔的公众号吧,听文小叔的公众号每日睡前读一篇,坚持下去,最多一年半载,你就会成为养生家啦。

回到公众号上来,“文小叔听”这个养生公众号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公众号?中医、养生食疗,这是公众号的三个关键词。它的特色在哪里?它绝不曲高和寡,它绝对很接地气。它会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文小叔听”公众号会说啥子呢?它不说五运六气,它不说八纲辨证,它不说子午流注,它不说针灸切脉,这些统统留给大夫去做,咱老百姓不要。那它到底说啥呢?

它会告诉你如何吃饭,如何喝水,它会告诉你为啥要春捂秋冻,为啥不能穿露肚脐露膝盖的衣服,它会告诉你为啥冬天要吃萝卜夏天要吃姜,它会告诉你为啥锻炼不一定能够让身体健康,它会告诉你油怎么吃怎么吃米怎么吃春夏秋冬怎么吃,它会告诉你感冒了怎么吃,咳嗽了怎么吃,喉咙痛了怎么吃……当然,它更会告诉你,当你病了什么最不应该吃!

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文小叔听”这个公众号就是你养生的贴心小棉袄,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到你心坎里了。

当然,文小叔更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分享正能量,分享善知识,把文小叔的文章分享到你们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中医养生。也许,你的举手之劳会让他受益一生呢!那你就功德无量啦,必将得到好报。

赶紧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文小叔听吧。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