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水竹叶

出处: 本草拾遗
实际拼音: Shuǐ Zhú Yè
别名: 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
来源: 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节上具不定根,茎圆柱形,一侧有细绒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4厘米,宽5毫米,先端尖.基部鞘状包围茎上。圆锥花序,由叶腋抽出;萼片3,草质,绿色;花瓣3,倒卵形,蓝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无柄,雌蕊1。蒴果椭圆形,压扁状,背裂,长约8毫米,粟柄上部呈三棱种子一行排列,扁平。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或水边。分布西南、中南及华东各地。
性味: 《泉州本草》:"味甘,性平。"
归经: 《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疔肿。

①《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泻热,消肿,解毒。"

②《泉州本草》:"治丹毒疔疽脚气,心脏病,热痢发热狂痫,咽喉肿及蛇虫伤等症;外敷治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肺炎热喘咳:鲜水竹叶五至八钱。酌加水煎,调服,日二次。

②治肠热下痢赤白:鲜水竹叶一两。洗净,煎汤,调乌糖少许内服。

③治小便不利:鲜水竹叶一至二两。酌加水煎,调冰糖内服,日二次。(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④治口疮舌烂:鲜水竹叶二两,捣汁,开水一杯,漱口,约五至六分钟,一日数次。

⑤治疮:鲜水竹叶三两,冰糖五钱。炖服,并将药渣敷患处。

⑥治鸡眼:鲜水竹叶和冬捣烂敷患处,日换二至三次。(④方以下出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⑦治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茎叶一握,醋糟少许。共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中华本草》:水竹叶

出处:

出自1.《纲目拾遗》。

2.《本草拾遗》:水竹叶,如竹叶而短小,生水中。亦云去风。人取水竹叶生食。

实际拼音: Shuǐ Zhú Yè
英文名: Herb of Triquetrous Murdannia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triguetra (Wall.) Bruckn.[Aneilema triquetum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水竹叶,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圆柱形,下部伏卧而分枝,无先或一侧有细绒毛,匍匐茎节上生根。叶互生,无柄;叶片狭长披针形或线着披针形,长4-7cm,宽4-8mm,先端钝尖,基部呈鞘,长5-10mm边缘疏生白毛,叶脉平行。花面生或腋生,有花1-5朵;花梗长1.5-3cm,通常有1条形的片;萼片3,草质,长4-6mm,绿色;花瓣3,淡红色,卵形,罗萼片略长;雄蕊及退化雄蕊各3,花丝基部有毛,花药长椭圆形;子房上位,2-3室。蒴果长约8mm,果梗上部呈三棱形。2室,每室有种子2至数颗,扁平,排成1-2裂。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地区或水边、稻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化学成分: 全株植物含β-蜕皮素(β-ecdysone),含量占全株干重0.2%,α-脱羟-β-蜕皮素(α-deoxy-β-ecdysone),含微量的水龙骨素(polypodine)B。
性味: 甘;寒
归经: 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主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喘咳;咳血热淋热痢;痈疔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口30-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泻热,消肿,解毒

2.《泉州本草》:治丹毒疔疽脚气,心脏病,热痢发热狂痫,咽喉肿及蛇虫伤等症;外敷治关节肿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