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光叶海桐根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实际拼音:
Guānɡ Yè Hǎi Tónɡ Gēn
英文名:
Root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集,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除去泥土,切段,晒干。
原形态:
光叶海桐,常绿灌木,高2-3m。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株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0cm,宽1-3.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呈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边缘略呈波状;中脉突出明显。伞形花序1-4枝,生于小枝顶端,通常具花6-13朵;花黄色,径约7mm;花梗长10-15mm,光滑;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长2mm,光滑,边缘有毛;花瓣5,分离,倒披针形,长8-10mm;雄蕊5,与花瓣互生,长4-7mm;子房长卵形,无毛,花柱长3mm,柱头略增大。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2-2.5cm,3瓣裂,每瓣有种子约6颗,果皮薄,革质。种子大,近圆形,长5-6mm,红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间阴湿夺、山坡、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生物碱、皂甙。
性味:
味苦;苦;辛;性微温
归经:
心,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