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脐突光肿、脐汁不干(附:肠痈)


  生生子曰:小儿月内、旬日,脐突光肿如吹,捻动微响,赤肿虚大可畏。此由初生先断其带,束缚不紧,浴洗之时,湿入所致。用外消散敷之。脐汁不干者,内有湿热血热而然。宜凉血收湿之药掺之,无不效者。惟肠痈一症,亦令脐中汁出,小腹肿硬,按之则痛,小便涩以淋,时时汗出恶寒,身皮甲错,肚皮紧急如肿之状,按之濡。或发热无汗,洒淅恶寒,皆其候也。甚者,腹皮胀大,转侧腹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大便脓血,必有一足不能步,皆为恶候。

  山栀五苓散

  治小儿脐突

  栀子仁(炒)  白术(炒)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一钱)  肉桂(五分)

  为细末,每五七分,汤或灯心汤调下。

  二豆散

  治脐突

  赤小豆  豆豉  天南星(制)  白蔹(各等分

  为细末,每以五分,芭蕉自然汁调敷脐四旁,一日一次,三日三次,但得小便下白物即消。

  外消散

  脐突光肿如泡。

  大黄  牡蛎(煅。各五钱)  朴硝(一钱)

  上末,多用田螺浸水调一二钱,敷脐上,其水从小便而下即消。

  封脐散

  脐中汁出。

  红绵炭  龙骨(煅)  发灰  面粉(炒。各一钱)  胭脂胚(一分)

  上末,干掺湿处。

  丹矾散

  治同上。

  黄丹  枯矾

  等分,为细末,敷上即干。

  又方

  密陀僧(炒)  贝母  桑螵蛸(焙)

  为末,掺之,妙。

  又方

  墙上多年白螺壳,烧为末,掺之,佳。

  消痈苍耳汤

  但小腹作痛,恶寒,肚皮紧急,一脚不能举步,即是肠痈

  苍耳子(二钱)   甘草(五分)  杏仁  薄荷  瓜蒌(各一钱)

  水、各一盅,煎服,其渣包敷脐上,二服见效。有脓者,加木香当归各五分。

  四圣汤

  治肠痈乳痈,一切痈疽便毒,神效。

  黄瓜蒌(一枚)  甘草(四钱)  没药(三钱)  乳香(二钱)

  煎,分二次服,大便微溏,泻下恶物为妙。

  薏苡仁汤

  肠痈腹中痛小便涩。

  苡仁  瓜蒌仁  丹皮  桃仁(各三钱)

  水煎,食前服

  神仙蜡矾丸

  治肠痈有脓者,极效。空心,吞五六十丸。

  太乙膏  为丸,梧子大,每空心下六七十丸,肠痈顿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