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咽喉方一十一道


  夺命丹


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不能开者。重舌木舌单双肉蛾,并误吞竹木、鸡鱼刺,并皆治之。

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贯众缩砂仁紫河车山豆根干燕脂马屁勃(八味呼为勃脐)南星凤尾草(一两)麝香(上件为细末,滴水为丸,一两可作一十五丸,蛤粉为衣。每服一丸,用冷水半盏,放药在内

  菖蒲大丸


风热壅盛,咽嗌肿痛,语音嘶嗄,咽物艰难。常服清上焦,发音声。

水菖蒲白术(各一两)防风(去芦头川芎(各一两半)甘草(炙)桔梗(去芦头,微炒油取霜)肉桂(上件为细末,次入杏霜、薄荷叶研匀,炼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川芎丸


咽喉不利,音声不出。及风热上壅,面赤鼻塞,不闻香臭。

石菖蒲(半两)桔梗(去芦头荆芥荷叶(去土)川芎牛蒡子(炒。以上五味各一上件为细末,炼和丸,每一两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含化,食后、临卧。

  通声丸


寒邪客搏肺经咽嗌窒塞,语声不出,咳嗽。及忧思恚怒。气道闭涩,噎塞不通满气短。

石菖蒲肉桂(去粗皮)杏仁(去皮尖,炒)干姜(炮)木通五味等分)上件为细末,炼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含化咽津,食后、临卧。

  消毒丸


喉痹口疮,腮颊肿痛。

白僵蚕(炒去丝嘴)牛蒡子(微炒)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含化、食后。

  乌龙膏


喉痹,缚喉风

皂角(七挺,捶碎,用水五升汁,滤去滓)草乌头(锉碎)天南星(锉碎)大黄(锉碎。

上件并入皂角水内煮至二升,滤去滓不用,再熬成膏子,入新瓷器内盛,候微凝入朴硝末一化下,灌入口内,立愈。如药干,以好少许润之,不拘时候。

  绛雪散


咽喉肿痛,咽物妨闷,及口舌生疮。

龙脑(一钱)硼砂(一钱)朱砂(半两)寒水石(火,半两)马牙硝(半钱)上件为细末,每用一字掺之,咽津。或用甘草膏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含化亦得,食后。

  铅霜散


咽喉肿痛,清凉咽膈。

硼砂柿霜糖霜铅白霜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逐旋掺咽下,食后。

  一字散


喉痹气塞不通欲死者。

雄黄(一分,别研)梢(七枚)猪牙皂角(七锭)白矾(生研,一钱)藜芦(一钱)上件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实时吐出顽涎,立瘥。

  吹喉散


咽喉肿痛

朴硝(四两,别研)甘草末(一两,生)上件研匀,每用半钱,干掺口中。如肿甚者,用竹筒子吹入喉内。

  贴脐散


治元脏气虚,浮阳上攻,口舌生疮。

吴茱萸炒香熟,半两)干姜(炮,半两)木鳖子(五枚,去壳)上件为细末,每用半钱,冷水调,以纸贴脐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