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方剂
书籍
扫描书籍
验方偏方
方剂指纹
专业题库
问答
百家谈
数据库来源《中医世家网》
登录
or
注册
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偏方
中药
方剂
书籍
百度站内搜索
本站搜索
最新的
热门的
森林草树
2022-03-11 20:03
42个月前
祛暑清心药茶
配方:鲜竹叶6克,麦门冬10克,莲子心5克,鲜佩兰7克。 用法:将上四味中药用清水洗净,晾干,共入锅中,加清水约500毫升,煎取药液约300毫升,再加清水400毫升煎取药液约200毫升。两次药液混合,装瓶。待凉后,代茶,一日内频频饮服。 功用:本药茶有清热祛暑、清心除烦、祛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暑热所致的胸闷汗多、心烦口干、疲倦厌食及皮肤生热毒、小便短赤等症。 ...
中暑
501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16:03
42个月前
治疗中署的偏方2
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 [制用法] 绞汁。温饮或冷饮。 [适应证] 中暑。 ...
中暑
499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19:03
42个月前
中医治“发痧”中暑立竿见影法
中暑,中医亦称“发痧”,轻者主要表 现为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 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刮痧可以 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先将患者转移到一个荫凉避风的 地方,解开上衣,暴露颈部、背部、胸部、 上肢、下肢等部位,用边缘光滑的水牛 角板(因其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作用) 蘸上香油、滑石粉或其他润滑剂,与皮 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一般是 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如没有 水牛 ...
中暑
499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0 12:03
42个月前
清暑利湿 夏季用六一散
进入炎夏,人们常会感到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畅,有时还会呕吐、泄泻等中暑症状。中医学认为,暑即是热,但暑热多兼有湿,故统称为“暑湿”。老百姓常说的“中暑”,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也有“中湿”的成分。金代名医刘河间创制的六一散,正是清暑利湿的一则名方。 六一散的组成非常简单,仅仅是两味普通的中药:滑石和甘草。把它们研成粉,按6:1的比例混合均匀,就是六一散了。六一散这个名字,就是因其组成 ...
中暑
498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03:03
42个月前
自已动手熬制中药凉茶
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斑砂凉茶。 夏季炎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十分苦恼。其实,自己动手,有针对性地熬制凉茶经常饮用,便可防治暑病。 制作凉茶所使用的草药能有效去除人体的毒素,起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御细菌、病毒的感染,平衡阴阳、柔润 ...
中暑
494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17:03
42个月前
治疗中署的偏方5
绿豆适量。 [制用法] 水煎汤服。 [适应证] 同上方。 ...
中暑
493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12:03
42个月前
中暑共4方
方剂1 食盐10-20克,生姜15克 制用法:二味同炒,炒至盐黄、姜微黑后,用水煎服。 适应症:中暑 方剂2 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 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 鲜麦冬60克 制用法:绞汁。温饮或冷饮。 适应症:中暑 方剂3 滑石、大黄、甘草各等量 制用法:研末。每次用20克,日服3次。 适应症:中暑& ...
中暑
488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0 01:03
42个月前
夏季中暑莫忘六一散
到了炎热的夏季,内地中暑的病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从青藏高原到内地出差的人,由于缺乏防范的知识和条件而更容易发病。因此,笔者常让将要到内地出差的人带上几剂六一散,嘱一旦出现中暑或中暑先兆,就马上用药治疗,经反复随访得知,常能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滑石粉180克,甘草30克组成。共为细末,每服9~18克,包煎,或温开水调下,日2~3 ...
中暑
488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1 19:03
42个月前
自制消暑药茶
药茶价格低廉,制作简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介绍几款消暑药茶,供选用。 薄荷甘草茶:薄荷10克,甘草3克。将薄荷、甘草同放入锅内,加开水约300毫升,煮沸后加白糖适量调味,待凉后饮用。此茶对咽喉痒痛不适、声嘶、咳嗽等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玄麦桔甘茶:玄参、麦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共放入茶杯内,加开水适量浸泡10分钟左右,不拘时频饮。此茶具有滋阴清热、解毒通便的作用,适用于咽 ...
中暑
485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9 17:03
42个月前
清暑解毒防中暑喝汤粥
丝瓜苦瓜肉丝汤 取鲜丝瓜、鲜苦瓜(去瓤)各250克,切块。瘦猪肉200克,切丝。同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共煮,待肉熟后,放入适量食盐调味即成。每日分2次,佐餐食用。能清暑解毒,补虚,可缓解身热烦渴、头晕眼花、咽痛等症状。 山药汤 取怀山药100克,猪里脊肉100克。先将山药去皮洗净,与猪肉一同切丝,置锅内,加入适量开水煮沸,至肉熟后,用适 ...
中暑
483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01:03
42个月前
薄荷:防暑降温佳品
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为唇形科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出产,主要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其叶对生,叶片上表面为深绿色,下表面为灰绿色,叶面有茸毛,揉搓后会散发出特殊的清香凉气,深受大众的喜爱。 《神农本草经》曰:“薄荷气味辛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可见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薄荷常被用于治 ...
中暑
482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00:03
42个月前
暑热调补用“无火参”
暑热天气常会使人们感到虚烦躁火、食欲不振、周身不适、身体消瘦、低热口干、咽喉不适等。有“无火参”之荚名的西洋参性凉味甘,入肺胃二经,具有良好的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补虚损、抗疲劳之功用,是热天防病及养生的佳品,也是扶正气、润五脏的“灵丹”。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西参。最适宜气阴两虚或气阴两虚有热的人。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热不燥。《本草备要》说“西洋参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 ...
中暑
479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20:03
42个月前
什么样的人中暑风险最大?
什么样的人中暑风险最大?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表示,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记者 黄旭君) 衣食篇 穿浅色衣服 不要渴了才喝水 在户外,人们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 ...
中暑
479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0 15:03
42个月前
中暑可服香薷饮
伏天气温高,如果不注意防护的话很容易引发中暑。中暑按病情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均可以用中医古方 “香薷饮”来治疗。 先兆中暑的表现有出汗、口渴、头昏、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体温升高(通常在37.5~C以下)等。若体温在38~C以上,另外还伴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现象,则已经进入轻症中暑。 香薷饮是中医有名的方剂,出自宋代《太平惠民 ...
中暑
478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0 16:03
42个月前
关于中暑的治疗 如何预防
“中暑”多由夏季暑热病邪所引起,夏季炎热,暑气当令,人或有正气亏损,暑热病邪可乘虚而入发病。暑热之邪具有火热之性,其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古人有“夏暑发自阳明”之论。“中暑”者感火热之邪,火性燔灼致病,多耗津伤液,甚则津气欲脱。暑为火邪,心为火脏,“暑气通于心”,暑热之邪最宜入心营而内闭清窍,甚则引动肝风,故中暑甚者称为“暑厥”或“暑风”,其多因邪热灼盛,津气耗伤所致,病久则可见热痰阻滞络脉,机窍 ...
中暑
475
0
0
1
2
3
4
5
6
13
本站作品及动态
文小叔说医不二
题库费和每年的服务器费耗费数千,坚持数年,勉力而为,只求弘扬中医文化,寻觅合作伙伴,有意者联系站长。
新增扫描书籍、古籍266册,因扫描书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购买OSS服务器成本较高,只能暂停扩充书籍。
自费购买多套中医题库,现已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给大家,欢迎使用推广。
个人网站,毫无盈利,勉力支撑,请手下留情,不要攻击。大家觉得好用请大力推荐,发现错误或有要求,请联系站长。
联系站长
发送
支持作者
弘扬中医,坚持不易,感谢打赏的网友,您的心意是支持我的动力。
每年2000多元服务器费用是最大的负担,请赞助一下服务器运营费吧。
热门标签
民间偏方
感冒
骨伤科
皮肤病
文小叔
糖尿病
胃肠病
失眠
妇科其它
便秘
心脑血管
高血压
头痛
腹泻
眼部疾病
美容护肤
神经疾病
月经病
心脏病
减肥瘦身
热门文章
1
感冒高发季如何应对流感和奥密克戎
13452
2
藏肾养精秘诀:“养”肾气“补”肾元
10495
3
失眠中医处方收集与筛选14个新药队
10420
4
原创 化瘀第一人开出4个方子,搞定你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瘀血,无痛一身轻
8980
5
神药”连花清瘟到底是怎么治疗新冠的?
8778
6
原创 治风湿药王这个方子又便宜又好使,甩天天在电视上广告的风湿膏药几条街
8643
7
中医湿温病症状
6439
8
原创 吃三七1天1周1月1年10年,身体到底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5789
热门中药
1
艾叶
2
缬草
3
麝香
4
麻黄
5
方解石
6
败酱草
7
五味子
8
龙棕
9
茉莉叶
10
一品红
热门方剂
1
甘草干姜汤
2
甘竹茹汤
3
各半散
4
二灵丹
5
杜牛膝丸
6
黑香四神散
7
解毒内消汤
8
健母固脱丸
9
左金丸
10
駃豉丸
热门书籍
1
《本草思辨录》
2
《张氏妇科》
3
《三指禅》
4
《余无言医案》
5
《医学传灯》
6
《本草衍义》
7
《兰台轨范》
8
《内经药瀹》
9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10
《伤寒论辑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