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很多人都会出现身重酸楚、肢体困倦、气短汗出、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不适症状,中医称之为湿温或暑温。究其原因,一为外感夏季湿热之邪,一为贪凉饮冷,湿饮内停,复感外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治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用《温病条辨》之三仁汤辨证论治。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渗湿利水而健脾,令湿热从下焦而去,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利湿清热,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诸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暑天感受暑湿热邪气之诸症,得心应手。
典型病例:冯某某,女,64岁,2011年5月初诊。患者三月前因脑梗塞住院治疗(患高血压病多年),病情稳定后出院。刻诊见患者体丰,面色淡黄,气短心悸,汗出头昏,身重体倦,脘腹胀闷,食入无味,肢体浮肿,舌暗红,苔白厚腻、稍黄。予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杏仁10克,滑石18克,通草8克,白蔻仁10克,竹叶8克,厚朴15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炒白术15克,葛根18克,川牛膝12克,泽泻12克,木香10克,黄连5克,天麻粉3克(分冲)。6剂,水煎服,并嘱忌生冷、油腻、甜食等。上方稍事出入服用20余剂,患者诸症悉缓,血压平稳。(马永军)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