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马上就要来了,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要去诗意的远方浪里个浪了吧,金秋十月,确实是适合游玩的好时节,但在爬山涉水,享受开心旅行的时候,总免不了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脚崴了,腰闪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先不要慌,下面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    崴脚    崴脚的专业说法是踝关节损伤,首先,先自我检测一下受伤程度,如果脚踝还能活动,周围也没有明显的肿胀,那就是菩萨保佑,不算严重。   如果在第二天脚踝那肿痛得厉害,连站立都觉得困难,那么就有可能是韧带损伤。   如果崴脚后立马就肿了,痛得无法走路和站立,说明除了韧带损伤较严重以外,还有可能关节脱位或者骨折,这种情况最好立马去医院。   一般大家都知道崴脚后肿起来了要先敷来止痛和收缩血管,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崴伤后局部充血,毛孔大开,寒气就会进去,可能内部出血是止住了,但气血也凝滞不通了,如果处理不当,后期脚要恢复就很慢,所以不建议敷。同时也不建议热敷,热敷会加重局部淤血和肿胀,一般得三四天后再行热敷。   建议大家学几个穴位,关键时候可以进行穴位按摩。   如果是比较轻度的崴脚,可以找对侧手上的小节穴进行推按,边推按边活动脚踝。   血海穴、三阴交穴能活血化瘀,可以按揉以消除局部的瘀血肿胀。   在没有骨折和脱位的情况下,两天后,可自我按摩关节周围穴位及压痛点,加速好转,手法宜轻柔缓和。操作步骤如下:   用拇指用力点悬钟穴(解溪穴、昆仑穴、阳陵泉穴亦可)1分钟,感到酸胀沉重,一般患者会感到马上疼痛减轻。   然后由上到下轻推、轻揉患处;再用拇指从淤血处中线开始,由下而上地推挤,以起到消肿的作用;揉踝关节并小幅度活动踝关节;最后用活血化淤的中药如三七粉和白调和敷于患处,用绷带包扎固定,减少活动。还可以选土牛膝食盐捣烂敷于患处,每天换一次。   对于有肿胀且疼痛的崴脚,建议找专业人士在局部找比较明显的瘀络,进行点刺放血,伤情会得到很大改善。      闪腰    有时因为姿势不正、用力过猛或受外力碰撞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腰部软组织受损和小关节错位,会闪到腰,医学上称之为急性腰扭伤。   腰扭伤之后建议最好休养,严重的腰扭伤最好能够卧床休养,急性期应避免腰背部的剧烈活动,避免弯腰提拎搬抬重物;尽量避免用力的揉捏疼痛部位,防止症状加重。在腰痛的部位放一个温热的毛巾或暖水袋,温敷,作用时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同时可以通过以下穴位来缓解疼痛。   弹拨手三里:   将掌心向胸,弯曲前臂于前胸,于肘部按手三里穴,将另一手拇指立起,与前臂肌肉方向垂直,做弹拨动作,可以感觉到手指下的肌肉肌腱随着弹拨发出轻轻的弹响,同时伴有明显的酸麻胀感,甚至这种感觉会向肘及前臂放散。   注意弹拨时不要让受伤的腰部受力,左右交替弹拨两侧手三里穴,每次每侧1分钟,交替3~5次即可缓解症状。弹拨时如有其他人配合轻轻按揉受伤腰部两侧的肌肉,或扶住伤者让其轻轻活动腰部,则效果更佳。   点按睛明穴:   轻轻闭目,双手握空拳,拇指翘立,以指尖点于内侧眼角内上方凹陷处,稍用力,以穴位酸胀为度。按揉持续1分钟,放松10秒钟后再重复点按,反复3~5次,有助缓解腰部症状。   指压承山穴:   采取双手抱膝的姿势,左右手的拇指重叠置于承山穴之上,来做指压。如果有力量不足的感觉时,可立起手指来做按压。时间大约为5分钟。     出游之时,掌握小技巧及时应对不便!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