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儿童在3-4岁开始就可控制排尿,如果随着年龄增长仍经常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临床发现,对于功能性遗尿,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将遗尿分为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等证型。

    肾气不足  尿液清长味不大,小便次数较多,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下肢无力,舌淡苔白滑。治宜温补肾阳,方用温阳汤——桑螵蛸茯苓各15克,附子姜黄各3克,山茱萸五倍子各12克,益智仁补骨脂龙眼肉五味子肉豆蔻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肺脾气虚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舌淡苔薄白。治宜补益脾肺,方用双补汤——黄芪芡实各20克,桑螵蛸茯苓莲子五味子黄精沙苑子白术各12克,党参陈皮益智仁各l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经湿热  尿量不多,但味腥臊,尿色较黄,伴急躁易怒、面赤唇红、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治宜泻肝清热,方用清肝汤——龙胆草6克,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各10克,当归芍药泽泻柴胡海螵蛸桑螵蛸各12克,生地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心肾不交  梦中遗尿,睡眠不安,手足心热形体消瘦,舌尖红苔薄。治宜清心滋肾,方用清补汤——生地茅根各20克,竹叶黄精玉竹桑螵蛸益智仁泽泻各12克,通草10克,灯芯草木通甘草各6克,黄连肉桂各3克,水煎服。
 

益气安神汤” 让紊乱的心律恢复正常        正常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且和谐有序、节律规整。若心跳过快、过慢或快慢不一,都叫心律失常,而房颤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中医认为,房颤属“心悸”、“怔忡”等范畴,心气虚心阴虚宗气不匀或心脉瘀滞等是常见病因。       笔者根据明末医家汪绮石怔忡惊悸种种神病者,必本于气治,盖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的观点,自拟“益气安神汤”治疗房颤,屡用屡验,一般服药10剂左右自觉症状可明显好转,服药15-20剂后不适症状可基本消失,复查心电图可恢复窦性心律。       其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太子参茯苓丹参当归各20克,生地麦冬川芎各15克,五味子桂枝石菖蒲柏子仁远志炙甘草各10克,琥珀粉(冲服)3克。上述药物(除琥珀粉外)加水煎2次,每次煎20-30分钟,两煎共取汁约500-600毫升,混合后加琥珀粉分2次温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