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是由念珠球菌属,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该真菌可以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黏膜、阴道肠道和皮肤上,当人体抵抗力降低,特别是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或免疫制剂时,该菌种可侵入皮肤、粘膜、内脏,引起病理性损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心脾二经积热内蕴,加之外感湿毒,凝聚于肌肤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心脾积热型  口腔黏膜白屑堆积,周围鲜红,或见念珠菌性尿道炎、肺炎、胃肠炎、食道炎,面红唇赤,烦躁不安,大便溏泄便秘小便黄赤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或滑数。处方:生石膏30克,银花赤茯苓赤芍生地各12克,车前子黄柏黄芩山栀各10克,生甘草淡竹叶黄连各6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克。

  阴虚内热型  病程较久,口腔黏膜白屑散在,体型消瘦,面白红,五心烦躁,口干不渴,或低热盗汗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处方:薏仁米20克,山药山茱萸熟地各12克,银柴胡地肤子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各10克,胡黄连6克。

  心脾两虚型  病程久,口腔内有散在白屑,念珠菌性尿道炎、阴道炎、食道炎、胃肠炎慢性迁延,面色白光白,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无力。处方:生黄芪20克,生地党参薏仁米各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木通甘草淡竹叶各6克。

  以上各型处方,均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服用。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