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秦某,男性,36 岁。脘痞,腹痛,便溏1年余。腹痛位置不固定,肠呜,便溏,每日3~6次,便后痛减,无明显消瘦。曾服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无异常,经胃肠透视、结肠镜检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细。

痛泻要方白芍 15克,白术12克,防风陈皮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停用其它一切药物。3剂后腹痛消失,大便每日1次,先硬后溏。脘痞,舌淡红,苔黄腻,脉弦 煎分3次服。停用其它一切药物。3剂后腹痛消失,大便每日1次,先硬后溏,脘痞,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

改用泻心汤法:党参 15克,半夏12克,黄芩黄连干姜各10克,甘草 5克。3剂后脘痞减轻,舌淡红,苔黄腻,脉弦。上方加木香继服3剂,大便先硬后溏,每日1次,余症消失。舌淡红,苔白,脉缓。予香砂养胃丸6克,每日早晚服;保和丸 1丸,每日3次。服10天后诸证皆消,苔转薄白,1年后随访未复发。

点评:肠鸣腹痛泄泻,泻后痛减,当考虑有郁。 《医方考)): “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在《谦斋医学讲稿》中,秦伯未也认为此证是脾虚肝旺,治疗都用痛泻要方。 《素问·五常政大论》: “土日卑监。”木郁乘之,木乘湿阻,痛泻可作,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方中自术苦温,除湿益气,补中补阳,佐陈皮行气以解其壅。白芍之甘,缓肝之急,再加防风轻可去实,郁开痛止。湿热弥散中州,舌见黄腻,症见痞塞,脾胃为升降之,再用辛开苦降之泻心汤以开枢机,痞塞可解,腻苔可消。大便先干后溏,脾弱而胃强,用香砂养胃丸行胃腑之气。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能,取轻清之气,胃气因降,浊气可消。午后阴气转盛,取保和丸醒脾,浊去脾醒,脾气可养,脾胃因和,诸症可愈。 于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