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以来,由于天气时变,不但北京地区流感频发,全国各地医院流感患者也人满为患,幼儿园、中小学等多集体发病。本次流感的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西医多以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时方也多以辛凉解表为治,或加用药理研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笔者在侍诊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冯世教授期间,见其于此类流感多辨为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以大青龙汤小柴胡石膏汤治疗,皆取捷效。笔者遵照老师的经验治疗多例流行性感冒,亦取得佳效。

  以下是冯世老师的一则医案

  范某,男,13岁。2012年12月22日初诊。患者全班出现半数感冒发烧者,昨晚恶寒头痛,测体温39℃,服感冒清热冲剂,未见好转。今晨测体温38.8℃,口干,咽痒而不痛,鼻塞,乏力身重舌苔白,脉浮紧数。辨六经太阳阳明合病挟湿,辨方证为大青龙加桔梗苍术汤证。处方:生麻黄18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桔梗10克,苍术18克。2剂。嘱温服温覆取微似汗。晚上测体温38℃,未再服药。第二天早测体温37.8℃,诉尚有头痛,嘱服第二煎,又微汗出,体温36.8℃,诸证解。

  本案冯世老师根据发热头痛鼻塞、脉浮紧数辨为太阳表实证口干辨为阳明证,乏力身重辨为挟湿,故辨为太阳阳明合病挟湿,处以大青龙加桔梗苍术汤,方证对应而取捷效。

  以下是笔者的一则医案

  叶某,男,14月。2013年1月12日初诊。患儿之祖父母、母亲近皆相继患流行性感冒未愈,患儿亦于昨晚鼻塞,流涕,干呕咳嗽烦躁,服药无效,今天中午起发热。刻诊:鼻塞,涕黄,发烧,测体温38.9℃,唇红,身热咳嗽,扁桃体轻度肿大,咽红,滤泡增生,哭闹,时呕,不欲饮食,盗汗头汗多,舌苔白,脉细数。辨六经三阳合病,辨方证为小柴胡石膏桔梗白僵蚕汤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桔梗10克,炒僵蚕10克。1剂。嘱分多次少量频服,热退则止后服。至晚上12点左右,分4次服药半剂,身汗出,溏便1次,热退,停药,一夜安睡。第二天晨起神清,能食,无发热,予善后调理,诸证解。

  本案笔者根据发热鼻塞、流涕、唇红、咳嗽、脉数辨为太阳表实证,扁桃体肿大、咽红、哭闹、时呕、不欲饮食辨为少阳证盗汗头汗辨为阳明证,故辨为三阳合病,处以小柴胡石膏桔梗白僵蚕汤,方证对应而得以取效。

  由此可知,经方治疗流行性感冒不是辨病论治,也不是以某一药专抗病毒,而是根据症状反应辨六经、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愈病。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