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者。典型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悸、消瘦、面色苍白、两眼发黑、站立不稳、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凉等。   低血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伴随昏厥、休克。慢性者多因体质消瘦、体位突然变化、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心血疾病或居住高原地区等因素引起。中医学认为慢性患者多为虚证,可由脾胃失健、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等原因造成,均有血压低并伴有全身症状。低血压的治疗要针对发病原因采取治本之法,本节仅就低血压提供一些穴位按摩方法以调节、升压,作为低血压治疗的辅助方法。对发病原因的治疗,应去医院求治。   头部按摩   有效穴位 百会天柱、肾上腺、下耳根耳穴(图1)。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按摩手法   ① 按压百会天柱各50次,力度稍轻、平稳。   ② 推按耳穴耳根穴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手法力度适中。   ③推按耳穴肾上腺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要柔和。   手部按摩   有效穴位 曲池阳池合谷太渊劳宫中冲等穴(图2)。   按摩手法   ① 按揉曲池阳池太渊各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②掐揉合谷劳宫中冲穴位30~50次,力度稍重,以酸痛为宜。   手部有效反射区 大脑、肾上腺、肾、肝、脾、血压区、内耳迷路、颈椎等反射区(图3)。   按摩手法   ①在大脑、肾上腺、肾、肝、脾反射区各按揉手部50~100次。   ② 在手部血压区、颈椎、内耳迷路处各刮压50~100次。   足部按摩   有效穴位 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涌泉穴位(图4、图5)。   按摩手法   ①点按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穴位30~50次,力度以酸胀为宜。   ②双手指扣拳擦涌泉穴,以脚心发热为宜。   足部有效反射区 大脑、甲状腺、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图5)。   按摩手法   ① 在足部大脑、甲状腺、肺、输尿管反射区各推压50~100次。   ②在足部膀胱、肾上腺、肾反射区食指扣拳各按揉50~100次。   生活注意   ①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加强营养,保持好的情绪。   ②戒掉烟酒,进行适当的锻炼。   ③本头部按摩手法只能作为低血压治疗的辅助方法,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应去医院求治。(柱瑶)   来源:中国中医报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